Rackspace:中国市场的一年运营是成功的云和虚拟化

2010-12-07    来源:中国IDC产业联盟    编辑:张月红
中国IDC产业联盟讯 12月07日消息(张月红)云计算时代已经扑面而来,全球托管服务提供商Rackspace亚太区运营总监范敬瞻(Jim Fagan)的一句话更形象地描述了今年的中国市场对云计算的

  中国IDC产业联盟讯 12月07日消息(张月红)云计算时代已经扑面而来,全球托管服务提供商Rackspace亚太区运营总监范敬瞻(Jim Fagan)的一句话更形象地描述了今年的中国市场对云计算的态度变化,“去年在各种会议上我还需要向客户解释什么是云计算,但今年不同了,他们会主动问我有什么应用案例。”

  在12月6日的游戏开发者大会上(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简称GDC),范敬瞻接受了C114中国通信网等三家媒体的专访,分享了Rackspace进入中国市场一年的体会。

  中国市场一年的成功运营

  Rackspace成立于1998年,有着近13年的托管经验,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全球拥有9个数据中心,中国香港1个,英国伦敦2个,圣安东尼奥2个,达拉斯1个,赫恩登1个,阿什伯恩1个,芝加哥1个。全球有超过3000名员工,客户有12万,管理的服务器高达64000台。

  主要业务分为三种:基于私有云的托管服务、基于公共云的托管以及电子邮件和企业应用托管。2010年Rackspace全球销售额达到8亿美元,增长率为23%-24%,基于公共云的业务占比虽然仅为10%,但增长率高达100%。Rackspace于2009年进入中国市场,在香港设立数据中心。

Rackspace亚太区运营总监范敬瞻(Jim Fagan)

  “我认为中国市场的运营是成功的,Rackspace亚太市场的销售额增长率远大于我们的全球增长率,虽然亚太市场的业务量规模还不算很大,亚太市场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于中国市场,我们对于中国市场很有信心。” 范敬瞻如此总结中国市场的一年运营,他说,Rackspace过去十多年在全球市场积累的信誉,使他们在中国市场也有收获,这些收获远远超过最初设定的期望值。

  他说:“好的口碑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们的游戏开发类客户,他们由于对Rackspace的鼎力支持(Fanatical Support,Rackspace服务中文品牌)服务印象深刻,很快也带动其他客户主动找上门来。”

  避开锋芒 寻找差异化市场

  面对中国市场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数据中心,范敬瞻坦言Rackspace作为市场新军,的确存在不少挑战。他说:“我们与中国本土服务提供商存在服务上的差异,因为我们走的是高端路线,追求的是一流的服务水平。另外在客户群方面,我们一般针对外向型的中国企业,希望借助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还有我们的客户群还包括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分公司。”

  对于中国市场的中小企业对价格敏感度要高于服务品质,他认为中小企业的这一特征在全球其他市场是普遍存在的,但中小企业里仍然有一块细分市场,比如说游戏开类客户,他们的网站不能够宕机,他们在游戏交互上给客户的体验不能有折扣,否则会立刻引起客户的流失,网络质量对销售额的影响非常巨大,因此相比其他行业的企业来说,他们对托管服务质量非常重视。

  范敬瞻透露了2011年中国市场计划:寻找中国本土合作伙伴,比如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等,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既可以在中国市场合作,也可以拓展到国外市场。

  他说:“2011年,我们将开放香港数据中心的公共云服务,等新服务稳定后,在中国内地市场寻找合作伙伴,我们需要对本土市场了解、在客户群以及服务和产品性有互补性的合作伙伴,也可以是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随后我们会在中国内地设立数据中心。”

 有选择性地使用云服务

  据范敬瞻透露,大多数的公司仍然首选基于私有云的应用,不过在美国,有着非常不错的公共云服务市场,他说:“虽然说任何人都可以用云服务,但关非每个业务单元都适合用,企业需要针对性地看哪些部门可以用,比如说测试、开发类并不涉及敏感的数据。”

  他说,根据他对美国市场的观察,某些企业,甚至一些大型的企业内部的数据中心,其稳健度和安全性,远不如Rackspace提供的私有云托管服务。

  他说:“公共云由于是基于公共基础设施上的服务,在安全性方面次于私有云。”

  他说,由于许多公司在云计算方面投入很大,今后云计算方面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将越来越多,云计算发展将进入加速轨道。

  据他介绍,就云计算的市场规模来看,美国处于最前列,欧洲次之,亚太最小。但从用户增长率方面,亚太以55%的增速领先,欧洲市场30%,美国为20%。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