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如何改变数据中心的设计运维成本云和虚拟化

2011-09-22    来源:IT168    
随着数据中心向云技术的靠拢,低成本、大规模的运行环境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走向。而那些陈旧的设计与经济模式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数据中心向云技术的靠拢,低成本、大规模的运行环境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走向。而那些陈旧的设计与经济模式则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虽然许多人认为比起云计算带来的成本优势,提高资源池利用率及快速反应能力可以带来更明显的回报。不过我们仍然坚信以规模、效益以及商业流程为核心内容的数据中心二次规划,才是能够带来根本性转变的不二法门。

  换句话来说,前者的成本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等)依赖于对现有数据中心设计模式的高效调动;而后者则通过转化创造出全新的设计模式,进而为数据中心带来完全不同的成本计算基础。

  从过去这一周的态势上看,数据中心的改进方案已经基本上朝着大规模计算环境发生演变。在过去的十年中,数据中心的设计始终存在着明显的标准化痕迹,即将固定的某些组件整合并引入基础设施当中。每个组件的设计都与预期效能紧密相关,而整体的高效运转则以此为前提;技术人员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实现对数据中心整体的效率要求。这种观念奏效的前提条件是整套设施中的每个综合性组件设计都尽可能地高效运行,这就对定制子组件的设计提出了要求,以确保它们能为整体运行效率做出应有的贡献。

  旧金山数据中心动力学大会上对未来趋势的讨论结果中曾提到“鸡舍”的的数据中心设计理念。“鸡舍”式数据中心在设计上采用了长矩形结构,并将较长的一侧面向进风处;如此一来,自然冷却的效果也会大大加强。Facebook在其开放式计算设计中就将进气口与排气口部署在二层位置,旨在使冷空气可以在进入建筑后再下降至计算机设备处;而热空气则由此上升,最终凭借大型风机排出室外。

  本周关于服务器设计及网络设备成本控制的两条新闻,服务器设计那一项说的是Facebook的定制服务器设计理念对如今尚处于主流地位的标准化刀片或“批萨盒”服务器会带来哪些经济层面的影响。网络设备话题则是关于Brocade公司宣布将出租云计算环境下的安置设备。这些新闻的主旨都是在肯定坚持降低成本、增大数据中心规模的路线,并对定制数据中心的设计难度及经济回报提出质疑。

  Facebook的定制设计服务设施

  Bloomgerg资讯发布的首篇文章题为“Facebook定制服务设施技高一筹,戴尔由此失去主动”。文章指出,大型云服务供应商正着力在其服务设施中引入定制元素,以使其更具生产效率。传统的服务器供应商,以惠普及戴尔为首正面临着尴尬的处境:通过定制设计的供应能够抢占市场,却不得不接受较低的盈利率;或者坚持利润更高的传统标准化设计,同时遭遇订单量下挫的难题。

  该文的论点十分明确。对于大型云服务市场来说,成本始终是产品采购的首要因素;因此供应商将不得不接受薄利多销的发展方向。而令人惊讶的是,文中引述了来自Gartner公司的分析师Jeffrey Hewitt的观点,即此类低利润产品的占到了服务器市场份额总量的20%。根据这一统计数字,显然定制趋势已经成为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由此期望其在未来对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影响——加速服务器供应商的利润紧缩。

  Brocade:为什么不用租赁来代替购买?

  Brocade这家网络设备制造商已经启动了一项全新的计划,旨在改变传统的云计算环境。客户可以在订购项目的基础之上采买其它网络设备:“客户可以认购额外的处理项目以应对高峰时的需求;而在需求量降低时,这些额外的处理项目也将相应关闭。”

  文章中并未明确描述这套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Brocade是不是通过增装一系列设备并加以动态配置,以根据网络负载的实际情况自动开启和关闭?或者说他们根据客户的需求意见,人工安装及拆除这些辅助设备?我们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从云服务供应商的角度来看,网络设备切换机制更有效率——将固有的资本支出转变为运营支出,这将大大缓解财政方面的压力。而后一套方案则等于是将Brocade公司自身的风险成本寄托在客户那不可捉摸的实际使用率上。换句话来说,它使得Brocade需要为客户的网络设备买单。

  无论具体的实施方案是怎样的,其关键含义始终非常明确:Brocade将把自身的固定资本转化为投资资产,并使客户根据自身的需求量选择支付的数额。

  这堪称是真正的大手笔。如果大家跟类似Werner Vogels(Amazon首席技术官)或者James Hamilton(AWS数据中心专家)这类出身于AWS(即Amazon网络服务)的人打过交道,就会了解他们一定会把网络设备视为数据中心中带来高支出成本的项目之一。尤其是Vogels,他对于网络设备给AWS所带来的高投入总是强调再强调;而他对于研究如何在服务设计中将网络设备转型为盈利手段也充满了兴趣。

  综合上述两条实例,明显可以看出整个数据中心的成本构成正在云计算导致的规模化及高效化压力下发生改变。每一位供应商,无论是服务器制造商还是网络设备生产商,都需要据此做出回应,以适应薄利多销的全新市场形势。

  最直观的问题是,小型数据中心用户们该何去何从?他们能够从中获得同样的经济实惠吗(例如他们也许会对供应商说‘知道你们刚给Facebook发的那批服务器吧,那咐,照原样给我们来五十台吧’);或者说,用量的降低与异构情况的增加会不会迫使他们选择使用成本更高的设备?

  福特将生产阵地转移到了装配生产线上,这大大降低了车辆的单位售价,但更具指导意义的是,它使制造商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那些无法达成足够投入规模的制造商最终被资金雄厚的怪物级公司所吞并。相同的态势会发生在云计算领域吗?而次世代的“筹码”又是什么呢?强大的融资能力与十万平方英尺的巨型数据中心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生吗?而那些背景较弱的企业又是否会在巨鳄们的压力之下无奈放弃原本具有的成本优势?

  尽管面对各种疑问,但可以预期的是,我们与数据中心设计革新之路的终点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商业化产业模式在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上向来是不遗余力的,而与此同时,对那些无法拿出相应的资本投入以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企业我们恐怕只能说声遗憾了。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