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企业基础架构云痛点剖析云和虚拟化

2012-08-29    来源:比特网    编辑:陆琬
云计算是万金油么?从古至今,还真没出现过多少什么东西能解决一切问题,云计算也一样。就好比说云计算虽然称得上是治疗企业IT基础架构难题的一剂良药,但要获得好的疗效,也

 “云计算”是万金油么?从古至今,还真没出现过多少什么东西能解决一切问题,云计算也一样。就好比说“云计算”虽然称得上是治疗企业IT基础架构难题的一剂良药,但要获得好的疗效,也得“对症下药”,切忌没有在经过问诊之前就“跟着感觉走”,或者是盲目跟风;人的体质不同,同样,企业的应用情况也不尽相同,适合别人的,未必可就是适合自己的。

  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云计算也不例外。几年前云计算刚刚提出的时候,无数溢美之词纷至沓来:像水电一样获得计算资源,随时随地、随需而用,这为IT描绘出了一副美好的蓝图。期间云计算带来的泡沫自不必提,但如今,随着云计算逐渐从概念转化为应用,业内对于云计算的认知逐渐理性——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也是一项新的应用模式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概念需要实践,我们对于云的看法,也是随着实践在改变。起初我们通常这样理解云:云计算是一种简化IT的方式,能够整合IT资源,实现资源池化,实现IT的统一管理,降低IT运维管理难度和成本,让业务上线时间大大降低。从笔者接触的多家云计算用户反馈来看,如果云计算实施得当,这些目标、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是可以实现的;而对于大部分还没采用云计算的用户来说,他们通常也很认同云计算的理念,希望进行云的尝试。

  这也正是云计算在短短几年间就大红大紫的原因。但正如俗话所说,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于云计算的认知和应用,也势必会出现一些误区和难点,云计算并非万金油,并不是解决一切IT难题的方法,如果应用不当,获得的效果也许并非像云计算所描绘的蓝图那么美好。

  云计算认知存误区

  噱头大于实际:自云计算一词诞生以来,IT似乎开始一切向云靠拢,就好像在这个时代,不和云计算靠上边,就已经out了。于是,各种“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新的名词,云存储、云交换、云路由、云安全、云打印…也层出不迭。那么,是否凡事都能和云扯上关系,答案也明显是否定的。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曾表示,大多数厂商都是基于本身的利益在实施云计算的营销策略:“有的厂商讲按需计算是我最早推出的,云计算的核心就是按需计算,那我就是云计算;有的讲网络就是计算机,现在云计算的核心是网络,那我就是云计算的鼻祖;有的讲虚拟化是核心,我的技术就是虚拟化,所以我就是云计算核心,等等。”

  实际上,云计算应该是一个由多个产品和技术组合而成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云计算的实现借助于多种技术,如虚拟化,自动化,Web 2.0等。云计算平台需要通过不同的技术实现技术架构IaaS、PaaS或者SaaS。所以说,云计算中的某种技术并不代表着云计算,片面夸大云计算的某一个方面,不看整体,只看概念,那就进入了云计算的误区。

  为云而云,脱离应用:云计算诞生的初衷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际也是为解决IT中的某些问题而存在的。故而在建立云计算过程中,首先要避免“为云而云”的误区,并非是一定要采用云计算,才算是跟上了时代的潮流。在考虑云之前,首先要认清楚企业自身的问题,从实际应用出发,如果仅仅是为了建设云,而脱离实际应用,那建设云的意义就不大了。某航空企业CIO曾这样说:“企业实践应当应用和技术配合度高,以实践为主,最好的技术未必适合企业。”云计算也是如此,它并不是一种“面子工程”,只不过是一种新的IT应用模式,盲目跟风、模仿必不可取。

  建设云有痛点

  对于企业来说,建设私有云往往是投入云的第一步,当前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进行了信息化建设,有着现有的IT基础架构,因而从传统IT架构改变为“基础架构云”这种全新的IT应用模式,其中势必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痛点:

  “哪种云适合我”:在构建企业私有云过程中,企业首先面对的难点往往是难以选择采用怎样的“云”,并不了解哪种云更适合自身。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他们并不关注IT部门采用怎样的方式,而只关心是否能够实现需求。更甚者,企业并不能清楚的表达出需求,这就为基础架构提供商、系统集成商、ISV等云平台提供商们造成了难度。

  “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有调查显示,当前全球八成数据中心面临着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在企业中,大部分服务器通常利用率并不高,甚至不过20%~50%。空闲的服务器在白白耗费着数据中心的电力、制冷等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能够在一台物理服务器运行多个虚拟机,从而实现服务器整合,提高利用率并降低成本。

  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的基础,企业在建立基础架构云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部署虚拟化,这也就带来了“将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中的问题,这不免让原本打算投入云中的企业感到担忧。在笔者曾接触的用户中,几乎所有企业在最初规划的时候都曾重点讨论过这个问题。

  “基础架构云平台搭建过程复杂”:一般来说,企业传统的应用方式都是每个应用单独采购和部署服务器,形成了一个个孤岛式的应用烟囱。从资源管理到企业管理,再到业务支撑管理,企业往往需要维护的各种系统大大小小有近百个,分散在数十台服务器上。这种模式会带来在成本、可用性、可管理性以及兼容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例如,服务器数量过多,导致硬件维护至少需要数天;而应用单机运行缺乏冗余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很明显,构建企业基础架构云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云能够将IT基础设施从“竖井式”转变为“平台式”,结束传统上服务器各自分立、互不关联的局面,将资源池化,更具弹性,能够实现统一管理,降低难度并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动态调配。但是,可以想象,对于一个大型的企业应用环境来说,打破传统IT应用模式,将几十上百个应用在保证业务连续性的前提下顺畅迁移到云平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说,云计算虽然带来了一种新的IT应用模式,是传统IT寻求突破的一种途径,但构建云、应用云还需理智对待。在建设云过程中,云计算平台应兼容现有系统,可实现平滑升级以使成本最低;云平台技术应选择成熟及经过广泛验证的;云计算应与业务相结合,避免“为云而云”;企业级虚拟化是实现云计算资源管理的基础,在考虑虚拟化实现同时,应注意资源池的搭建,同时考虑资源池的扩展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管理。

 

原文链接:http://cloud.chinabyte.com/445/12414445.shtml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