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良坤:大型数据中心的规划与建设机房建设

2009-12-03    来源:比特网    
数据中心一直也是IT业界追逐的热点话题之一。比特网与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机房设备应用分会携手打造的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的视频对话节目戈友会,将深入地报道数据中心领域的产

数据中心一直也是IT业界追逐的热点话题之一。比特网与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机房设备应用分会携手打造的数据中心最具影响力的视频对话节目——“戈友会”,将深入地报道数据中心领域的产业、技术以及发展趋势。

“戈友会”第一期节目的录制就有幸请到了来自中国石油集团东方物探研究院的计算机服务中心副主任兼信息办主任易良坤先生。节目主持人——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机房设备应用分会秘书长蔡红戈女士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物探研究院计算机服务中心数据中心规划与建设这一话题采访了易良坤先生。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各位比特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由比特网和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机房分会携手推出的最新视频对话节目“戈友会”。我是来自机房协会的蔡红戈,也是本栏目的特约主持人,我们将陆续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和重点用户针对数据中心的管理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在这里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藉此吸引专业人士,进一步关注数据中心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主持人:今天是“戈友会”开播的第一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来自中国石油集团东方物探研究院的计算机服务中心副主任兼信息办主任易良坤先生。易主任您好,请您跟我们的观众朋友,打一个招呼吧!

易良坤:各位观众朋友,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易主任,请您给各位朋友们介绍一下咱们东方物探研究院本身的数据中心近年来的发展历程?

易良坤:各位观众朋友!各位网友!我来自中国石油集团东方物探。我们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计算机用户。大概从1973年就用了我们和北京大学联合研发的国产第一台百万次计算机。大概在七十年代末,我们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设计了国内第一套计算机房图纸。这个规划图纸说来也巧,我到乌鲁木齐见到一个图纸跟我们的一模一样,后来才发现这套图纸总共建了四个工程,一样的图纸,一样的设计。

主持人:就是说这套图纸流传出去以后,其它的数据中心是完全参照您这里建设的?

易良坤:还不是流传出去的概念,是相当于作为中国政府设计的一套标准图纸,全国用了四个地方。我们的第一个机房叫程序楼,83年,当时没有国家相应的规范,是委托中国科学院的相关单位,针对要投入国产的第一台“银河亿次”计算机设计了一个机房楼,叫银河楼。那个机房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现代机房的设计,它分成三个模块,就是1、2、3层,3个主机房模块,配套的辅助设施,配套的UPS,还有一个专用的一级双核用的35千伏变电站,现代意义上的机房配套需求基本上已经成型。

在2002年,因为业务发展的需要,我们迁至城里相对比较繁华的地方重建,设计了一个三层为主机房,上面是写字楼、办公区。这是现在全国很多单位机房楼的布局,这种布局有它的优点也有缺点。从我们的发展轨迹来看,缺点是混合,人流和设备这些混杂。第二,设计规范参照了九三规范的很多东西,当时的认识是机器越来越小、性能会越来越高、用电越来越少。当时的设计候受到这种潮流的影响,建设的机房面积较小、承重不够、供电也不足。我们在2003年搬家,2004年就这些问题全部出来了,就开始改造,加配电系统,加空调系统,还要考虑承重,这时问题全都出来了。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