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数据中心:标准难产期待平滑过渡绿色数据中心

2009-10-30    来源:中国电子报    编辑:邱江勇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2000年以来,美国各数据中心使用的电力已经增加了一倍以上,总电费达到 100亿美元。2006年,美国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使用的电力估计达到590亿千瓦时,占美国当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2000年以来,美国各数据中心使用的电力已经增加了一倍以上,总电费达到 100亿美元。2006年,美国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使用的电力估计达到590亿千瓦时,占美国当年消耗总电力的2%左右。

       IDC的调研结果则显示,世界上85%以上的数据中心,63%的预算用于散热,4%用于交直流转换,仅有33%用于服务器。

       建立高能效绿色数据中心,改变当前数据中心落后和粗放的供电和散热模式,已经成为关乎企业未来的大问题。然而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必须基于新的设计思想和技术,以及被各方所接受的“绿色标准,还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协同合作。

       标准成发展绊脚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绿色数据中心究竟应该参照什么标准来设计,至今难有一个被各方认可的说法。现在的数据中心不但涉及计算机设备,还要满足存储管理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要求。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目前仍没有制定出详细的技术参数标准来界定绿色数据中心的重要原因。

       IDC中国计算机系统研究部研究主管经理崔轶然的观点是:“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数据中心的绿色标准会一直变化,并不断优化。”所以不论是从定量还是从定性方面都无法对绿色数据中心进行定义。正因为如此,数据中心的绿色统一标准才千呼万唤难出来。

       不管怎样,标准的缺失和滞后已经成绿色数据中心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事实表明,“后果”很严重。

       “肯定会使数据中心延迟实现真正的绿色。”崔轶然肯定地说。“无统一标准不利于节能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不利于节能产品的改良和应用。”世纪互联IDC(数据中心)事业部副总经理姜俊海指出。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体验中心经理易梅则警告,标准缺失和滞后会对绿色数据中心的设计和施工工艺造成影响,比如数据中心的建筑结构、机房布局、散热和供电基础设备的能耗指标、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安装方式,“有可能提高了造价,却达不到节能的目的,甚至影响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由谁来制定,如何制定?遗憾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并没有得到答案,对此,各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崔轶然告诉记者,有些学会和组织正在致力于标准的制定,IDC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目前只是有一些初步的设想。对于绿色数据中心,他们的考量标准主要是围绕“能效”,而非纯粹的能耗。“如果单纯考核能耗,干脆就不要用电了。”她半开玩笑地说。显然,这并不是绿色IT的初衷。

       易梅认为,绿色标准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整体设计的科学合理和设备的节能环保。绿色应该体现在通过设计或改善机房配置,实现初始投入最小化;在保障机房设备稳定运行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服务器、网络存储等设备要实现最大化的效能比。第二,满足IT环境的基本运营要求,同时确保可扩展性,要合理规划数据中心的使用寿命,争取实现TCO(总体拥有成本)最小化。而绿色数据中心设备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能源效率指标、IT设备的能效比、IT设备的工作温度和湿度范围、技术本身的能源效率指标以及机房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指标等。

       然而,目前我国缺乏绿色数据中心的标准规范和政策指导,现有相关标准并不符合绿色节能的发展要求,绿色数据中心的整体研究严重滞后。曾有业内人士呼吁,国家应当尽快投入人力物力,及早出台绿色数据中心的规范和标准,以此来指导数据中心的建设。“业界要以更多成功的实践和更广泛的参与推动绿色数据中心标准出台。”易梅说道。

       向绿色平滑过渡

       毋庸置疑,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数据中心绿色的重要性,并且跃跃欲试要把现有的数据中心改造为绿色数据中心,但关键是如何把热情和干劲转化为现实。“要实现绿色的数据中心,并不能通过单一的方式,就好比没有一剂良方可以包治百病。”易梅说。在数据中心内,消耗能量的设备多种多样,既包括自身发热耗电的设备,如各种服务器、存储等IT设备,也包括以散热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散热装置,如机房空调等。

       在易梅看来,应该有一个“从芯片到冷却器的整体节能优化”解决方案。这样可以帮助客户从服务器与存储、机箱、管理工具、数据中心与设备及服务等五大方面着手,将近期绿色目标集中于数据中心的节能,以进行全面部署,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的节能优化。

       对此,Avocent(中国)技术和服务部经理季晓文表示赞同,认为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需要全方位的整体运营解决方案,从规划、实施、运营等环节为企业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应该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构建绿色数据中心的侧重点的不同,给出个性化的规划和优化部署战略。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分阶段部署,以最终实现绿色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的目标。”季晓文说。

       他同时强调,从人员利用的角度来说,对所有的数据点进行分散监视并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应该将所有不同的信息合并到单个控制台上。他建议对数据中心实施远程管理,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大幅度减少往返过程中带来的交通污染,也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

       然而,如何实现从现有数据中心向绿色数据中心的平滑过渡?这已经成为用户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完成这一“蜕变”,不论是用户还是厂商都要过几道坎。

       崔轶然认为至少有三大困难。困难一,很多数据中心“风华正茂”,要想彻底改造,一是成本很大,二是所承载的应用不能停。困难二,若要采用一些技术帮助数据中心实现绿色,会有初期投入成本,其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企业在财务审批上会遇到阻力。困难三,在中国,厂商提供的绿色IT案例不是很多,所以用户不见得能坚定投资的信心。“对于一个新建的数据中心来讲,规划最重要,并可以要求各个环节都做到绿色。而对于已建成的数据中心,(绿色)改造的原则当以不影响正在运行的应用为准绳。”崔轶然对记者说。

       产业链合作才能共赢

       今年4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了一次“国家发改委绿色数据中心研讨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中心的建设事关国家的发展战略,要将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纳入“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相关部门和行业将共同推进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另有资料显示,未来五年是我国数据中心新建和改建的高峰期,绿色节能将成为数据中心的主要诉求。

       而数据中心的绿色浪潮也给产业链上的厂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惠普看好虚拟化技术在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使用较少的硬件和电力获得更强大处理能力的虚拟化技术,将在绿色数据中心得到广泛应用。易梅透露,惠普实验室多年来在IT虚拟化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希望“在一个多操作系统平台上集成虚拟化解决方案,将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环境配置为可重复利用的资源池,实现资源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惠普的VSE(虚拟服务器环境)解决方案。

       事实上,数据中心的虚拟化技术日趋成熟,很多企业已经采用了虚拟化技术服务于数据中心的节能。在服务器端,有以VMware为代表的虚拟化厂商;在存储端,则有像EMC这样的存储厂商。EMC公司首席技术官曾表示,绿色数据中心离不开虚拟化,并表示愿意为此与友商携手,“服务器虚拟化与存储虚拟化并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在实现数据中心的虚拟化方面,EMC与VMware可以找到更佳的契合点”。

       有专家告诉记者,虚拟化技术在绿色数据中心广泛应用的关键在于,如何提供一个更好的管理平台,有效地管理多个厂商的虚拟服务器,以及实现物理服务器与虚拟服务器的统一管理。

       Avocent则把IT基础设施分成逻辑层和物理层两个层面,致力于将物理层的服务打包,在横向上进行整合,而不是竖井式整合。业界尚没有厂商能同时在这两个层面上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对此,季晓文表示:“对IDC运营商而言,必须定义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条款,然后将服务打包交给最终用户。”

        面对国际IT厂商咄咄逼人的姿态,国内厂商也纷纷出手。世纪互联将自身定位于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希望通过CloudEx打造云计算生态链。通过对服务器、存储、网络的全面虚拟化,提供云存储、云计算和云安全等各种服务。在世纪互联副总裁蒋建平眼中,云计算与虚拟化一样,也将成为打造绿色数据中心的利器。

       灾备服务商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资40多亿元在全国新建20个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大型企业级数据中心(EDC),全面进军绿色EDC市场。

       诸家厂商的各显神通反映出:一方面,如何利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搭建绿色节能的信息系统基础架构,实现简化、高效的数据中心管理,已经成为用户关心的重要话题;另一方面,若要实现共赢,还需要产业链上各方的积极协同及合作。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