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周刊:网页与新闻搜索仍是手机搜索主流互联网

2009-06-23    来源:互联网周刊    编辑:刘佳
你依然遵守着货比三家的传统购买规律吗?那么,有一种方式,能让你看到一个商品时就立刻知道它的最低价格。无需输入商品名称,直接通过手机没错,就用你的手机拍摄该商品条形

你依然遵守着货比三家的传统购买规律吗?那么,有一种方式,能让你看到一个商品时就立刻知道它的最低价格。无需输入商品名称,直接通过手机—没错,就用你的手机—拍摄该商品条形码后,即可看到它从价格到产地的详细信息。

  但这还只是手机搜索的冰山一角。作为一个更富个性特征和便携性的中介,手机+搜索的组合将带来超乎想象的变化。

  与PC搜索相似,网页搜索和新闻搜索仍然是目前手机搜索的主流应用。但手机搜索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搜者无疆

    作者:刘佳

  除了百度、Google等传统的互联网搜索服务商之外,那些直接进入无线搜索的新兴公司、移动运营商,甚至终端厂商,都纷纷踏入移动搜索的世界一分高下,让这里成了一片开放的疆土。

  搜索从来都是一个热门词汇。百度、谷歌、雅虎、微软……各大网站对于这扇进入互联网的“窗口”之争从未停止过;而3G的来临,则让搜索引擎的争夺从互联网延伸到了移动互联网:除了百度、Google、雅虎等传统的互联网搜索服务商之外,那些直接进入无线搜索的新兴公司、移动运营商,甚至是终端厂商,都纷纷踏入移动搜索的世界一分高下,让这里成为一片开放的疆土。

  巨头的移动布局

  传统搜索巨头在进军移动市场时,强调的是“两条腿走路”:加紧与电信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的双向合作。与运营商的合作意味着能迅速获得大量用户资源;与手机制造商合作,则可在终端上捆绑,从而便利地成为手机用户的“首选”。

  作为中文搜索的霸主,百度很早便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手机搜索领域。2006年3月,百度与诺基亚合作,在中文市场的手机中植入百度搜索服务;2007年,百度在内容丰富度及用户体验上采取积极措施,WAP站点的访问量从2006年12月的1963万次一跃至2007年12月的26641万次;2008年7月,百度与诺基亚连手开发维信“百度精灵”;2008年10月,百度与日本通信公司Wilcom联合推出针对赴日中国人的语音搜索服务,扩展国际市场;今年5.17世界电信日上,百度宣布与中国电信旗下的“号码百事通”达成了战略合作,将把网页、新闻、图片、贴吧、知道、MP3等一系列百度搜索服务统一内置于“号码百事通”服务平台;不久前,百度又宣布已经与上海联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就3G时代无线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应用及品牌展开深度合作。

  百度已与三星、联想、天宇等几家手机厂商合作,共同开发搜寻客户端软件,并在手机菜单预置图标,让用户可以使用网页、新闻、图片、地图等百度的搜寻服务,维持在大陆无线装置搜索领域市场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百度主动与联发科结盟,共同研发基于MTK操作系统平台的搜索服务。

  “我们希望,无论用户使用什正式向外界公布3G业务开放么终端,无论何时何地,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百度CTO李一男强调:“百度在无线搜索领域的策略是全面打通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界限,将百度从电脑搬上手机、PDA等移动终端,再通过持续的创新、优化,打造出一个功能强大的‘掌上百度’。”

  作为老牌搜索厂商Google,一直在美国与西欧的无线搜索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2009年,Google中国将无线搜索列为其三大核心产品战略之一,发力抢占中国市场;不久前,中国联通宣布加入谷歌手机开放联盟,将和谷歌合作在中国市场推出支持Android平台的手机设备和基于 Android平台开发的移动服务,其中包括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的手机输入法、语音搜索等服务。

  Googl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表示,移动搜索是Google中国一直以来的重点战略方向之一,Google中国的下一个目标是让基于手机平台的Google移动搜索服务超越基于PC的互联网搜索服务。

  另一家IT巨头微软也将目光对准了中国市场。2006年9月,微软和中国电信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向中国电信的114提供微软桌面端的Live 搜索技术;就在不久前微软新一代搜索引擎Bing全球上线后,很快便推出了Bing的移动版本,流露出试图分享移动搜索市场一杯羹的意图。此外,雅虎、新浪的爱问以及搜狐的搜狗也都在致力于移动搜索市场的开发。

  用手机搜音乐大概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很多用户都通过手机搜索并下载彩铃,按歌手、专辑、歌名、乐团等形式搜索音乐。而新兴的语音搜索则别有一番风味,通过说出歌手的名字或者歌曲的名字,搜索引擎能定位到相应歌曲。

  不过,这种搜索方式仍处于音乐搜索的初级阶段,如果能够哼歌搜索就更酷了。比如,你只要哼唱一段曲调,就能够搜索到相关音乐,更能显示歌词等详细信息。其实在PC搜索上,该模式已经出现。而在手机上,语音搜索已经运用于实际服务中,这让人们相信,手机哼歌搜索不再遥远。

  另一个将活跃在手机搜索舞台上的应用是生活服务类搜索,包括餐饮搜索、位置搜索等。对于找餐馆、电影院、商场等经常遇到的生活难题,你不需要在一张地图上费力搜寻,或者在PC记录下行车线路。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定位目的地。

  当然,生活搜索最好的功能在于对付那些突发奇想或临时遇到的问题,比如寻找一个陌生地点周围的KTV、超市,或者旅途中的酒店、景点。

  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当你孤身从澳大利亚来到北京,走在繁华的北京街头,通过手机搜索故宫、天坛,当然还有可以搜索驴友们需要的酒店信息,当页面显示出每个酒店的地址、路线、价格和优惠服务时,旅途的轻松已经不言而喻了。

  在搜索形式上,短信搜索、WAP站点搜索和条形码搜索都将让这个领域花样迭出、适应性更强。尤其是短信搜索,只要输入日常口语就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它的使用没有门槛,即使记不住搜索引擎的地址,不会打开网页,只要发短信到相关搜索号码行了—越是傻瓜式的操作,就越有人气。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状态就相当于十年前的PC互联网,它才刚刚起步。”这是目前业界看待移动互联网的普遍观点,所以对这个领域的激情就如同PC互联网刚起步时一样。但也正因为它晚于PC互联网十年的发展,人们很容易将互联网的模式照搬到移动设备上,并且宣称,这就是移动互联网。

  其实,许多厂商明白,手机搜索首先应当满足手机硬件的需要。针对手机屏幕小的特点,大多数手机搜索厂商都会把页面设置得短小,并且结果比PC互联网更加精准、突出重点。

  而手机搜索的计费方式也要求其具备不同于PC搜索的特点。不同于PC搜索的免费方式,手机搜索一律按流量计费,这要求在手机上得到的结果不可能像PC上那样的长篇大论,而以短小精悍为佳。

  现在,人们已经不再兴奋于把PC上的应用搬到手机上了。手机搜索应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哼歌搜索、图片搜索……还有那些待发掘的潜在需要都在召唤手机搜索走自己的路。说不定用不了多久,那些拎着菜篮子的母亲们只需要输入一个数字就可搜索白菜价,并且定位该超市位置及往返路线的搜索引擎呢。

  看我72变——手机搜索还将有着更新鲜的造型,而不只是穿别人穿过的旧衣。

  搜索的生力军

  尽管面对着百度、谷歌等搜索巨头向移动搜索的进军,那些专注于手机搜索的新兴公司仍然充满前进的热情。

  早在2004年7月,易查就推出了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手机搜索引擎;同年12月,Cgogo推出“Cgogo互联网搜索”产品;2005年,明复、宜搜推出无线搜索引擎;随后儒豹、悠悠村、K搜、3G门户等纷纷加入无线搜索领域的“圈地运动”。

  从诞生之初,这些国内专业无线搜索公司就是专为移动互联网提供搜索服务,这也让它们对无线搜索拥有多年深入细致的研究,随之推动业务的创新,提升用户体验。例如,针对手机搜索用户娱乐休闲为主的特点,易查、宜搜、儒豹、YY搜索等无线搜索厂商都提供了图片、铃音、游戏、视频、地图、小说等全门类的无线搜索功能;在垂直领域方面,易查设置了“便民服务”栏目,提供包括天气预报、招聘、旅游、餐饮等在内的生活服务信息;宜搜、儒豹等也提供了机票、火车票、彩票、股票、餐饮等实用查询服务;YY搜索还通过Google数据库支持,让用户随身免费获取房车交易、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求职招聘等信息。

  与互联网搜索市场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相比,移动搜索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均衡,但对于这些新兴专业手机及搜索企业来说,未来将面临日趋激烈的移动搜索用户争夺战。

  运营商“黄雀在后”

  移动搜索的美好前景,令国内的运营商们跃跃欲试。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大大增强。移动搜索公司要想顺利开展业务,和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最高的壁垒就是怎样把你的搜索页推向任何方面,这比传统互联网难度大很多。因为如果他们(运营商)没有跟你达成合作的话,你就很难让用户认知你的搜索功能。” Cgogo CEO朱波认为,移动搜索市场中,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壁垒要远远大于技术壁垒。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移动搜索也被运营商看作自己的基础业务。但运营商一般会采取联合的角度进入,而非直接参与竞争。“从现在的战略来看,运营商可能把目标市场放在他们更有优势的地方,而移动搜索技术壁垒比较高,运营商希望能够和有技术优势的搜索企业合作,通过移动业务和增值数据业务提高它的用户收入。”In-Stat中国分析师管黛认为,专业的移动搜索公司强调技术,强调对用户的理解。而作为运营商,很难像专业搜索公司一样去对用户每一个细微变化进行挖掘,发现其中规律,进而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虽然搜者无疆,但毕竟各有所长。未来的主旋律将是竞争与合作的二重唱。

 

  移动搜索Q&A

  采访对象: 儒豹CEO韩松,3G门户CEO邓裕强,宜搜CEO汪溪,明复CEO汪丛青

  互联网周刊:在手机搜索领域,用户最关心哪些问题?

  韩松:根据每天收到的用户发出的大量搜索关键词记录来统计分析:按频道分类,搜索量最大的依次是图片、游戏、软件、主题、歌曲、视频、小说等;而浏览的页面数,依次则是小说、图片、游戏、软件、歌曲等。

  互联网周刊:目前手机搜索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哪些?

  邓裕强:基于手机的无线搜索服务通过自然语句搜索用户关注的信息与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搜索用户的规模。庞大的手机用户成为无线搜索的潜在用户,该类用户区别于互联网用户的特征对搜索技术的功能实现提出了更高要求。

  汪溪:移动将面临的挑战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用户手机上网习惯的培养,目前经常手机上网的用户还不够多,上网资费还有些高。二是手机网站内容的丰富性还需极大提高,目前专门建立手机网站的企业还较少,三是互联网搜索厂商的竞争,在技术发展上需要更高的准确性。

  互联网周刊:国内外手机用户的移动搜索有何异同?

  汪丛青:明复在美国的战略合作伙伴是Medio,主要是利用IM和手机互联网来进行搜索服务的提供。美国用户和中国用户一个很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用户大部分是从互联网搜索过渡到手机搜索的,而中国用户使用搜索服务很多是从手机开始的,所以搜索服务提供的方式、搜索的内容都会有差异。相同之处在于,用户搜索内容大部分都集中在与手机特性相关的方面,例如新闻、图片、铃声等。

  互联网周刊:您如何看待中国手机搜索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

  邓裕强:无线搜索市场具有巨大前景。无线搜索的出现,真正打破了地域、网络和硬件的局限性,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的搜索服务需求。由于手机用户使用WAP服务需要向电信运营商支付流量费,所以对于搜索效率的需求要明显高于使用互联网搜索的用户,垂直搜索模式在无线搜索市场将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用户强烈的效率需求,各家搜索厂商纷纷主动投入到无线垂直搜索领域。

  汪溪:移动搜索会逐步成为搜索的主要方式,甚至超越PC的搜索量。移动搜索与PC搜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或互补性,移动搜索更适合搜索即时信息、常用信息、交易信息、手机娱乐信息以及与区域相关的信息。而PC搜索更适合做学术研究和日常办公。更多的人群会将移动搜索作为首选的搜索途径,因为更方便,更快捷,更准确。

  韩松:从全国整体人群来看,对手机上网目前很多人还是在随意浏览的初级上网阶段,还没有培养起积极搜索的习惯,但有手机而不能电脑上网的人群的数量有4亿,远远大于电脑上网的2亿,所以手机搜索的用户规模非常大,这个庞大的人群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心理、生活娱乐习惯和消费购买力,市场前景非常大。

  互联网周刊:未来手机搜索的商业模式将从哪些方面探索?

  邓裕强:移动搜索商业模式在目前阶段更加近似于传统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比如关键字广告、关键字排名等。但由于手机本身随身、移动的特性,未来会有更多独特的商业模式延伸出来,如位置服务、娱乐的加入等等。

  汪丛青:我们一直相信多条腿的椅子才能站的更稳,要利用多种方式产生收入,而不是单单依靠某一用户群,或是过度依赖广告商。中国市场和中国的用户是非常有特色的,我们探索商业模式,应该更多的立足在中国市场,探索出适应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

  韩松:手机搜索,就是让用户在手机上通过手机上网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信息、应用、服务,所以商业模式的探索也是围绕涉及到的这些方面去挖掘搜索所产生的价值,从而探索出搜索产生收入的方式。

  移动搜索的“钱途”

  移动搜索的商业模式决定其未来,产业链已经开始探索新的“钱途”。

  本刊记者 童妮燕

  “无线互联网中,搜索引擎作为杀手级的应用,它的潜力非常巨大,我个人认为,如果谁能够把无线的搜索引擎做好了,它就可以成为下一个巨头。”深圳宜搜CEO汪溪在谈到眼下移动搜索领域“战国纷争”局面时,如此认为。但接下来谁主沉浮,人气聚敛之外,还要看整个产业的商业模式。

  关键字和广告模式

  “在目前这个阶段,移动搜索商业模式更加近似于传统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比如关键字广告、关键字排名等。”YY搜索负责人在接受《互联网周刊》记者采访时回答。

  说到关键字搜索,让人不由得想起去年百度的“竞价门”事件。过度依赖于竞价排名这一模式,是以伤害用户体验为代价。但对于传统搜索引擎而言,竞价排名又是难以回避的一种商业模式。在无线互联网时代,移动搜索是否可以如法照搬?目前看来,业界普遍的观点是:可行,但难度不小,因为无线搜索还没有聚集到足够的信息量,竞价排名缺乏根基。

  广告是另一种形式。和互联网时代相比,无论是按效果付费还是按显示付费,移动互联网上的广告对人们的影响要远远超越互联网。“比如打开互联网网站,有很多飘浮广告,用户对广告基本上能不看最好不看,但是在手机上却不行,这么小的屏幕,一定得看,眼睛的关注度绝对要几倍大于互联网的关注度。”此外,移动广告还具有强制性。而且通过对手机用户的行为分析,广告可以被精准地投放到各种不同用户,能够给广告主很好的反馈。所有这些,让广告主们相信:移动广告比互联网广告和传统媒体的广告有更大的潜在价值。

  电子商务是杀手级应用

  “我个人认为,电子商务是下一个后端付费的杀手级的应用,B2C在手机上会有一个超高速的发展。”宜搜CEO汪溪坦言。

  相对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手机用户的数量相对于传统互联网要庞大很多,市场潜力更大;手机上网的随时随地性也让电子商务的开展得以超脱于地理和时间的限制;而手机的上网使用者也多为年轻用户,他们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这无疑会大大缩短手机电子商务的导入期。可以预见,一旦解决了信用问题和隐私问题,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这一点从日本的经验就可以看出。近日,日本知名调查公司VRI对移动互联网浏览情况进行的持续调查发现,在手机网站浏览率排名前十的网站中,乐天市场和雅虎都是电子商务网站。“搜索天然是跟电子商务结合的,这是无须质疑的。搜索发展到高级阶段一定会往电子商务去走。”汪溪表示,着眼于未来四五年,如果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宜搜率先进军的领域肯定是电子商务。

  除了电子商务以外,在移动搜索里,定位技术也有大量应用。以定位技术为基础,大量的生活服务应用也成为移动搜索盈利的一大支柱。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