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计算:争夺网络话语权互联网

2009-08-24    来源:搜狐网    
上周二,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Baidu)公司在北京举行的百度技术创新大会上对外公布了新一代计算平台框计算平台。 在业界人士看来,未来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归根结底都在于

  上周二,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Baidu)公司在北京举行的“百度技术创新大会”上对外公布了新一代计算平台———“框计算”平台。

  在业界人士看来,未来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归根结底都在于计算,谁能把这个计算做得更加优化,谁就能最终取得胜利。
 
百度提出“框计算”概念,其目的是挑战谷歌“云计算”概念,两种模式必然会产生网络发展的话语权之争。而“框计算”作为中国首次提出的互联网计算概念,到底能不能左右未来IT产业,不仅是百度面临的挑战,可能也是整个中国互联网企业面临的挑战。

  “框计算”的未来

  所谓“框计算”,是一种全新的计算平台,用户只要在框中输入服务需求,系统就能明确识别,并将该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应用或内容资源提供商处理,最终返回给用户相匹配的结果。

  比如,你要查找这样几个问题“听起来让人觉得开心的MP3”、“北京哪里能找到女朋友结婚”、“身体瘦弱、性格内向的男孩应该报考什么高职专业”,在现在的搜索平台上,这样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但是在“框计算”平台下,你只要写下你想要的东西,搜索引擎通过自己的分析和计算,就会精准地告诉你答案。

  “这一切当然需要庞大的计算过程,不过用户根本无需知晓细节。搜索‘日全食’,结果第一条反馈的将是用户最需要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搜索‘今天农历几号’,得到的第一条结果却不是相关网页而是直接的答案,搜索英文单词“Beautiful”,所得结果中排第一位的是它的中文翻译的词语或解释。用户只认识一个框,他想要干什么都在这个框里输入,不需要学习计算机原理,不需要搞清这个框的系统。”百度CEO李彦宏说,框背后的计算平台接下来负责所有分析工作,从问题中分析出“他是要信息、要购物、要杀毒或者要其他答案,最后推送结果。”

  而在更智能的搜索框背后,电脑的“操作系统”也许将完全过时。今后要查询任何问题,不必再打开操作系统、打开浏览器、登录百度网页这些过程,而是在打开计算机或手机之后,你就看到一个“框”,你不必学习如何使用浏览器、或者输入网址,直接在这个“框”中输入文字,看新闻、交友、网上购物、杀计算机病毒、计算、查日历、地图、买卖股票都可以直接利用“框”实现。

  事实上,如同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在搜索框的背后已经可以运行office、浏览器、杀毒软件等应用程序。目前,诸如词典、计算器、日历等应用已通过百度框直接运行,视频、杀毒、游戏、购物等应用近期也很可能“走进”百度。而像这样简化前端操作、增强后台计算能力的研发方向,也正是世界上许多顶尖互联网公司热衷的目标。

  网络话语权的争夺

  百度“框计算”的推出,让人联想到另一个互联网新概念———“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计算资源的整合方式,包括谷歌在内的一些跨国企业,希望通过“云计算”,让计算能力也能形成一种可以流通的商品,通过互联网为企业节省资源。

  “云计算”所做的就是将PC时代大部分的运算、存储从单机转到网上。一台电脑所需的数据上网似乎很容易得到,如果全球十多亿台电脑都要上去,必然会引起从架构到应用、从软件到服务、从服务器到终端的全行业大变革。

  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对“云计算”的解释颇为生动:“如果你正要打开电脑,在一个文字处理软件中写下未来一周的旅行计划,那么你不妨试一试这样一种全新的文档编辑方式:打开浏览器,进入GoogleDocs页面,新建文档,编辑内容,然后直接将文档的URL(网址)分享给你的朋友———没错,整个旅行计划现在被浓缩成了一个URL,无论你的朋友在哪里,他都可以直接打开浏览器访问URL并且与你同时编辑,修订那份诱人的旅行计划……”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技术上看,“框计算”与“云计算”其实并没有说是一个完全的对立,它只不过是对于互联网的不同角度的一个看法。“框计算” 强调前端用户需求的研究和响应,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互联网服务;而“云计算”强调后台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IT基础设施的配置。

  其实,在“框计算”与“云计算”的概念下,反映的是中国企业百度与跨国企业谷歌对下一代网络话语权的争夺。

  在互联网领域,谁取得专利,谁就获得了话语权,谁就有实力分享这个市场的经济利益。在当今的互联网格局当中,我们所使用的网络是沿用美国的标准,全球“制网权”实际上一直为美国所掌控。不仅中国,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很少对其有发言权。而从更高层面上说,谁获得话语权,谁就掌控了国家信息安全的钥匙。

  今年5月20日,微软切断古巴、叙利亚共和国、伊朗、苏丹和朝鲜五国用户的MSN,谷歌也禁止苏丹的网民下载谷歌即时通信软件GoogleTalk和谷歌地图服务软件GoogleEarth,雅虎和AOL等美国互联网公司对古巴等五国也采取技术制裁,五国沦为互联网世界的“孤岛”。因此,强大本国的IT公司,构建本国的网络话语权,对于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有着3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产业来说,更需要拥有健康、安全而强势的互联网环境。

  作为一家中国企业,百度首次提出“框计算”概念,并敢于叫板实力强大的海外企业,这种勇气和志气是值得称赞和肯定的。专家认为,如果百度的“框计算”理念能够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的话,那么百度事实上就可以确立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上的领导者地位。

  专家建议,国家应该鼓励更多中国互联网公司研发网络高新技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互联网产业。

  中国互联网业的挑战

  但是,专家也指出,对中国企业百度而言,与谷歌争夺新一代科技的“话语权”并非易事。

  第一,谷歌主导的“云计算”已经初具规模,目前谷歌自己拥有超过百万台服务器,并且“云计算”的概念已经得到微软、IBM、雅虎、亚马逊等一批跨国企业的认可。IDC咨询公司预测用于IT“云计算”上的支出在接下来的五年间可能会增长3倍,到2012年达到420亿美元,占据五大关键市场单元的9%的份额。更重要的是,在“云计算”上的支出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到2012年将实现IT支出增长总量中25%的份额。

  第二,主导企业未来规模的增长速度也将左右话语权的归属。目前谷歌市值约1450亿美元,相比之下百度为120亿美元左右,但今年以来,百度股价的上涨幅度却达到182%,远超过竞争对手。

  “从概念本身的定位看两者并不冲突,但谁能最终成为业界的主流,要看其未来是否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支持。”

  而且,从百度的技术上来说,“框计算”还有瓶颈需要解决。专家介绍,新的系统必须要智能、准确地识别用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但事实上,要用短短的一句话表述清楚自己的需求,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要让系统明确理解,难度显然更大。事实上,李彦宏自己也坦承,目前类似于“身体瘦弱、性格内向的男孩应该报考什么高职专业”的搜索需求,百度目前还无法解决,而将来用户输入的需求,可能会比这个复杂得多。

  不仅如此,部分业内人士还认为,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如今在各个细分领域内都已经有了一个或多个“大佬”级公司,对于这些公司而言,他们肯定不甘于依靠百度来发展自己的用户,同时也不愿意百度在自己“称霸”的市场内分走一杯羹,百度此举,必然会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因此,要使更多的应用在“框计算”平台上实现,仅百度一家公司难以满足所有需求,这还需要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而“框计算”一开始就应该选择平台开放,建立完全开放的技术接口。

  历史证明,在概念上前进一步就能左右未来几年IT的方向。“框计算”到底能不能左右未来IT产业,不仅是百度一家企业面临的挑战,也是整个中国互联网企业面临的挑战。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