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宿科技陈宝珍:执着终有成果互联网
“不想再谈论这方面事情,现在说这个(网宿科技)也没有什么意义。”网宿科技前身上海网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周艾钧态度坚决。尽管其因为中途“下车”而已经与该公司不再有任何关系,但其当初的眼光得到了证实。
上世纪90年代末,正值互联网泡沫膨胀阶段。
大洋彼岸的美国已经开始兴起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而中国还只是停留在ISP(服务提供商)的基础阶段。一群留洋的青年人看好IDC业务,决定回国发展,其中就包括了上海师范大学毕业的周艾钧。而这时,陈宝珍还只是福建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电子仪器厂的一名退休员工。
2000年1月,陈宝珍与周艾钧一道,成立了上海网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网宿有限),成为国内较早开展IDC业务的公司之一。
成立初期,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周艾钧、陈宝珍分别出资100万元,持股比例各占50%。公司最初的业务伙伴主要为国外客户,为新进入中国市场的互联网企业提供托管和增值服务,而创始人的海归身份为此提供了便利。
随后不久,公司便迎来了两次增资。
2000年7月,周艾钧、陈宝珍分别以货币形式增加出资15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500万元;三个月后,周、陈二人又将其所有出资分别转让给上海红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拓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随后,上述两法人股东各自增资250万元,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至1000万元。
然而,进入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网宿有限也因此陷入困境。这一背景下,如今的网宿科技董事长刘成彦,加入公司任首席运营官一职。
初入网宿,刘成彦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首先,刘表示间接持股太复杂,且增加持股成本,随即在2001年4月,网宿有限回归股东直接持股,但股本结构变更为陈宝珍、周艾钧各出资485万元,持股分别为48.5%,而刘成彦则以1元/股的价格,获得上海拓连和上海红移两家公司共计30万元的股金转让,刘成彦正式成为网宿有限的股东,持股3%。
2003年4月,周艾钧、陈宝珍再度按1元/股的出资额分别将其持有的85万元出资额转让给刘成彦,刘持股比例上升至20%;周、陈持股比例则相应降至40%。
2005年10月,周艾钧突然决定撤出网宿有限,将所持的40%股权全部转让,其中以18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刘成彦18%股权,以22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陈宝珍22%股权。
短短四年间,周艾钧、刘成彦二人身份完全逆转:周“净身出户”,创业5年,单从公司股本演变来看,其500万元资本并没能带来任何盈利;而刘一举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高达38%,而在他入股之初,投资不过30万元,持股仅3%。
此后,网宿有限在2007年开始引入创投资本,2008年进入上市辅导期,公司正式更名为网宿科技;直到2009年10月,公司登陆创业板。
但这一切,已经全无周艾钧的身影。
如今,周艾钧继续创业,现为上海久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而陈宝珍和刘成彦将成为创业板第一批“掘金者”:以网宿科技24元/股的发行价计算,他们手中持有的股票市值已然过亿,分别达到5.67亿元和3.47亿元。
为互联网提速
本报记者 曹 咏 上海报道
在网上冲浪,是很多人向往的事,而网宿科技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帮你实现这一梦想。
网宿科技的招股书介绍,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互联网业务平台综合服务,细分产品为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和CDN(内容分发加速网络)服务。
简单来说,IDC服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服务器托管与互联网接入服务,为客户网站提供良好的机房环境及网络环境;CDN服务则是为客户网站内容提供分发加速服务,提高客户网站访问速度,提升最终用户的访问体验。
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带宽服务费,而IDC和CDN的收费模式略有不同。
其中,IDC业务的收益主要来自IDC增值服务的价值及基础电信资源的使用费,即根据客户使用的带宽、机柜等资源的数量以及所选用的增值服务的类型进行计费。公司此部分服务主要面向传统行业客户及中小互联网企业。
而在CDN业务上,主要收益来源是为客户提供网络加速服务的价值,即根据客户占用的CDN带宽量及其选用的增值服务类型收取相关费用。
网宿科技最初以IDC服务起家,但随着IDC竞争激烈,公司开始加大对网络传输技术的研发,在2005年推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N技术,并于2006年全面推广CDN服务。
目前,国内IDC和CDN行业并未向外资完全开放,网宿科技的主要竞争对手为本土企业。截至2009年6月30日,公司在IDC市场保持了占有率第一的地位,在CDN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为23.8%,仅次于蓝讯通信之后,居专业CDN市场第二位。
虽然网宿科技营业收入持续同比上涨,但这掩盖不了公司毛利率持续下降的态势。
最近三年间,网宿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4.76%、42.93%、35.50%,尤其在2008年下滑明显;进入2009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下降速度变缓,达到35.54%,与2008年持平。
网宿科技解释称,国内IDC行业服务商众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公司的IDC业务无可避免地要通过降价来稳定和拓展客户。
不过,同期技术水平含量更高的CDN业务则发展迅猛,规模化效应带动毛利率逐年上升。两相比较下,网宿科技表示,CDN业务毛利率较高、发展潜力大,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赢利点。
在招股说明书中,网宿科技提出了“技术+规模”的模式,即在加强技术研发的同时,靠加强规模效应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这一模式进一步落实到了募集资金的使用上:公司拟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300万股,募集资金2.42亿元,其中约1.11亿元用于建设流媒体及网络游戏互联网数据专用平台,约1.32亿元用于CDN网络加速平台技术升级及扩建项目。
技术优势不明显
对一家依托互联网发展的高科技公司而言,网宿科技在研发实力上,“底气可能不足”。
“我们找不到公司具有明显技术优势的证据。公司尚需加强研发力度来培育一定数量的专有技术或专利,以期获得长期的竞争力,解除投资者的担忧。”海通证券计算机及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陈美风表示。
陈还预测,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业务向二三线城市扩展,公司IDC和CDN两项业务上单价仍将持续下滑,而IDC业务单价的下滑速度更快。综合来看,公司综合毛利率将呈现小幅下滑的趋势。
此外,被网宿科技寄予厚望的CDN业务也前途难料。
华泰证券研究院马仁敏认为,随着CDN市场的高速成长,可能吸引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提供商或电信运营商涉足该领域,通过规模优势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压低成本,抢占网宿科技的市场份额,这将对公司CDN业务的发展形成威胁。
即便不考虑上述可能,重要客户的流失对网宿科技而言也将是难以承受的。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三年来大幅度增加,特别是自2008年起,仅针对腾讯公司(QQ)的销售收入占比就上升至22.33%,至2009年上半年达到29.50%。“如果腾讯公司(QQ)等大客户出现流失或者自身经营不善等情况发生,将对本公司的业绩带来不利影响。”网宿科技在材料中坦言。
根据多家机构对网宿科技的上市合理估值区间,预计其价格区间将在24元左右。其中东北证券给出了最高估值,预测其上市后合理定价区间为33.55-36.60元;海通证券预测公司上市之后三个月内二级市场价格有望稳定在21.3~24.85元;华泰证券预测其对应合理的股价区间为22.32元-24.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