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拉丁文域名将推动互联网发展互联网

2009-11-17    来源:人民邮电报    编辑:毛磊
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日前决定,将开始允许使用非拉丁字母文字注册互联网顶级域名。ICANN公司的域名注册负责人蒂娜达姆日前表示,这一决定有望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

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日前决定,将开始允许使用非拉丁字母文字注册互联网顶级域名。ICANN公司的域名注册负责人蒂娜·达姆日前表示,这一决定有望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ICANN公司理事会通过的提案,从11月16日开始,首先将只允许在有限数量的国家或地区顶级域名中使用非拉丁字母文字。这意味着将来可以用中文“.中国”来代替“.cn”。达姆说,下一步可能会推行“.com”等通用顶级域名的非拉丁化。

近年来,虽然一些国家已推出包含非拉丁字母的域名,但由ICANN公司管理的全球根域名系统仍一直只采用拉丁文,其结果是一些完全使用非拉丁字母的域名仅限于推出该域名的国家使用,其他地区的用户则无法访问。ICANN公司的新决定,将为非拉丁文域名真正实现国际化打开大门。

达姆指出,新决定意味着“将来在全球范围内都可正常访问中国国内的全中文域名”。对很多中国用户来说,全中文域名的一大好处是比采用拉丁字母的域名更容易记住。人们在报纸上或其他什么地方偶尔看到一个全中文域名,不用太费脑筋就可以留下印象,并在上网时方便地输入有关网址。全中文域名不仅有助于促进信息交流,也将为外国企业等更有针对性地拓展中国市场带来便利。

但美国国内也有少数舆论称,ICANN公司批准的是一些“我们根本无法在电脑上输入的域名”,这会削弱英语在互联网上的“统治”地位,导致网络世界因为语言难以沟通而进一步分裂。

对此,达姆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引入非拉丁文域名不仅不会导致互联网分裂,反而会有助于将人们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一些公司曾尝试创建自己的域名根服务器,以摆脱ICANN公司的影响。达姆进一步解释说,如果不在全球推广非拉丁文域名,为拉丁文以外的语言服务的替代性域名根服务器系统可能会越来越多,它们彼此之间无法沟通,这才是对互联网的分裂。

她指出,互联网上的内容其实早就多语种化了,但长期以来,这些内容与其“地址”在语言上并不匹配。非拉丁文域名的启用将破除这一障碍,由此可能催生什么样的新业务和新工具目前尚难以设想。

达姆表示,ICANN公司一直很重视非拉丁文域名有可能带来的网络安全隐患。她说,该企业对于究竟批准哪些非拉丁文顶级域名将会持极其谨慎的态度,以确保不会与已有的顶级域名存在相似性而让用户混淆。

互联网今后可使用中文、阿拉伯文和韩文等非拉丁文字母文字注册域名。许多国家媒体和有关人士都对这一决定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这将促进互联网发展,它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可能产生的问题。

韩国互联网振兴院域名组组长姜惠英表示,互联网摆脱仅限于拉丁字母域名的束缚,将大大有助于非拉丁语国家互联网的普及和利用,减少与拉丁语国家的差距。

韩国《PRIME经济》杂志则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日本、韩国和阿拉伯国家等2005年以来一致呼吁放宽互联网域名使用限制,这一建议最终被采纳。新的域名变革的好处是,不熟悉拉丁字母的人今后可以更容易地接近互联网,这可以消除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数字化鸿沟。当然,启用多国语言域名可能给知名企业的注册和域名保护带来新的压力,容易引发商标纷争,但这些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解决。

埃及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埃及电信的数据库管理工程师马克拉认为,ICANN决定启用非拉丁文域名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注册阿拉伯文域名。这将有助于推广阿拉伯语的使用。同时,它对于在互联网上推广阿拉伯文化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美国IT专栏作家戴维·库西就此事发表文章指出,全球数十亿母语不是拉丁语系语种的人应该感到高兴,他们有权使用自己的母语字符注册域名。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一些帮助企业和个人注册域名的机构对ICANN的这一决定表示欢迎,认为这将有助于互联网业务的拓展。该报纸还援引韩国IT界人士的话说,这一变革尤其对儿童以及未学习拉丁字母的老人有益。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