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危机掣肘电子商务发展互联网
从事法律方面工作的小张,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网购一族,能够在网上买到的东西,他从来不会到实体店买,然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一贯的购物方式。
“那天在网上看到一个酷似淘宝网店的,可以给手机充值的网页,刚好我的手机快没费了,于是在这个网页上购买了300元的手机充值卡,可当给手机充值时,刚买的充值卡上的金额却为零。”小张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讲道。
原来小张登录的这个淘宝网店页面是假的,对方通过木马程序盗取了小张淘宝的账号和密码,进而盗取了小张刚刚买到的手机充值卡。“从那次被骗以后,我放弃了网购,觉得在虚拟世界里买东西有时候还真不靠谱。”小张说。
现阶段像小张这样的经历可以说屡屡发生,大多数人或深或浅地都接触过网络钓鱼。近日,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发布消息称,截至7月底,联盟累计收到19817个钓鱼网站举报,处理了19688个钓鱼网站,其中电子商务网站为钓鱼网站重灾区。
记者了解到,今年前7个月的钓鱼网站举报量,是去年全年的1倍多。打着淘宝网、腾讯网、工行旗号的钓鱼网站举报量位列前三位,占9成以上。由此可见,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网站,已经成为网络钓鱼的重点仿冒对象。
此外,该联盟在今年3月发布的《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信息安全状况系列报告》显示,2009年超过9成网民碰到过网络钓鱼网站,按8788万的活跃网购用户来计算,平均每人损失86.5元。
在电子商务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之时,钓鱼网站的泛滥成灾,可以说给电子商务市场当头一棒,给电子商务从业者的经营也带来了不小的烦恼,为此,记者联系了淘宝网店的经营者来了解一些情况。
王强经营着一家专门出售各种充值卡的淘宝网店,据他介绍,这几年在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一直不错,然而,在最近的一年,他经常接到顾客的投诉,说在他店里买的卡是空的。“刚开始我还真以为是卡的问题,可后来投诉的人越来越多,经过调查核实,我才知道原来是一些不法之徒,仿冒我的网店来诈骗消费者。”王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王强表示,现在运用网络技术来欺骗消费者的事件越来越多,这不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也影响到了我们这些正规网店的经营,消费者害怕在网上被“钓鱼”,使得我们流失了很多客户。
正如王强所说,消费者对于网络的信任才是进行网购的基础,钓鱼网站的泛滥再次触及了电子商务市场的诚信问题,大批网民对互联网交易产生了不信任心理,这也严重阻碍了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
根据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9.2%的消费者对互联网的安全性表示不满,尤其在网上购物、网上银行、恶意软件等方面网民反应比较强烈。在被问及遇到可疑网站如何操作时,有高达92.6%的网民选择退出网站,中止交易。
有业内人士表示,解决互联网信任危机的治本之策还在于加强监管,以及增强互联网上下游企业对用户的责任感。由权威第三方机构构建可信网站,并给网站提供一个身份证明已成为业内共识。同时,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识别网络骗局,通过查看第三方可信认证辨别网站真伪,也是保护网民权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