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半年财报揭示新旧交替互联网
中国联通在3G网络、中国电信在融合业务方面的优势已逐渐显现,中国移动在2G市场的“一家独大”与新兴市场的“三足鼎立”成为当前格局的两个鲜明侧面。
短短一周内出台的三份财报,把整个中国通信业在上半年面临的“新旧交替”揭示得一览无余。一方面,虽然运营商们千方百计使除小灵通外的固话客户流失趋势减缓,并保持了移动语音业务的增长,但传统业务客户市场趋于饱和,资费下降是自然规律,无论固定网还是移动网,“增量难增收”现象非常突出;另一方面,在客户转向和运营商自身努力的双重驱动下,新兴业务渐成规模,无线音乐、“天翼视讯”、手机上网等移动数据流量业务已经成为财报中的主要亮点,同时这些业务也给网络承载能力带来巨大挑战。
而综观整个格局,中国移动依然借着2G网络优势的巨大惯性保持高速增长和较高利润率,但未来投资压力巨大,而中国联通在3G网络、中国电信在融合业务方面的优势已经开始显现,传统业务市场的“一家独大”与新兴市场的“三足鼎立”成为当前格局的两个鲜明侧面。
不同发展期不同诉求
作为市场经营主体,企业往往面临求规模还是求效率的两难选择:如果首先高速扩张,在形成对市场的绝对影响力后再回头提升效率,则有可能面临当前利润的大幅下降;如果过于在意当前网络的赢利能力,则有可能引发客户不满,从而输掉明天。
这种两难选择在中国联通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尽管拥有三大电信运营商中最为成熟的3G技术和最多样的手机终端,但由于3G业务处于运营初期,需要大量投资以提升市场规模,3G业务收入尚不能弥补3G网络运维、资产折旧和营销成本,加之固话业务下滑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联通实现EBITDA人民币303.3亿元,同比下降5.1%,盈利人民币25.3亿元,同比下降61.8%。
而中国移动拥有最多用户(逾5亿),整个2G市场处于收益稳定、规模效应显现的成熟期,也保证了中国移动的经营效益,因此虽然在支持国产TD技术与产业链发展方面付出较大代价,但中移动EBITDA依然达到人民币1,166.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利润率为50.7%,保持较高水平。
而中国电信当前所处的状态介于两者之间,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电信去年的财报很不好看,利润锐减,是因为他们短期放弃利润而寻求规模,对未来发展肯定更有利。如今效果已经显现,中国电信上半年移动用户数达到7452万户,比去年年底净增1843万户,增长32.9%。移动用户的市场份额接近10%,较2008年底提升5个百分点。在财报发布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表示,过去一年半中国电信的3G业务发展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因此原规划的270亿元3G业务资本开支已经能满足发展,未来投资主要面向宽带网络,不会增加对3G基站的投入,但对于终端和渠道的补贴将加强,表明中国电信进入了下一个发展阶段。
运营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因而采取不同的竞争战略,不但影响着当前的电信运营格局,也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对于3G终端和业务合作伙伴来说,这意味着大量的补贴和促销机会,但对于电信设备制造商,特别是2G和C网设备制造商来说,恐怕不是一个好消息。
客户结构发生变化
实际上,市场格局变化的根源在于整个中国通信业的客户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而这一变化并不仅仅是“移动替代固网”那么简单。
财报显示,捆绑战略已经使固网用户流失趋势减缓,2010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数为1.81亿户,比去年年底净减少749万户,下降4.0%。考虑到上半年,中国电信仅小灵通用户就减少761万户,中国电信的传统固定电话用户数事实上不降反升。
对比去年财报,截至今年6月底,中移动上半年净增客户3176万户,而去年这一数字为3587万户。中国电信新增移动用户1843万户,而去年上半年为1137万户,固话用户上半年流失749万户,而去年上半年则为899万户。中国联通GSM用户累计净增455.7万户,3G用户累计净增481.8万户,而去年上半年GSM用户数累计净增701.2万户,3G当时还是试商用阶段;固网宽带用户净增520.9万户,而去年上半年则是净增483.2万户。从数据上看,中国移动的用户数字是减速增长,电信和联通的3G和宽带用户则是加速增长,固话则是减速流失,同时2G用户增速的放缓已成普遍趋势。
从客户成份来看,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中,家庭用户从2009年上半年的1.148亿户、2009年底的1.122亿户下降到1.111亿户,下降370万户。与此同时,其政企用户数由2009年上半年的3080万户、2009年底的3210万户增至3360万户,增长280万户。中国移动也加强了对重要集团客户的保有和中小企业客户的市场拓展,截至6月30日,集团客户达279.2万家,纳入集团客户管理的个人客户1.95亿户,占总用户数接近五分之二。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财报发布会上也提到,联通上半年加强3G行业应用产品的开发推广,推出移动办公、手机证券、智能公交等多种移动应用产品,在银行证券、汽车制造、政府等行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从财报中显而易见的是,中国通信业的未来在于3G和宽带,而另一个趋势则不那么明显——随着家庭和个人客户市场的饱和,3G和宽带业务的未来发展空间,在于集团客户。
数据流量的挑战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今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1.4%,但是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只增长了5.9%。业务增量是收入增量的将近四倍,这一方面是通信资费下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业务流量特性转变使然。
数据流量正在大量替代语音流量,中国电信统计,上半年用户本地通话次数由去年同期的1666亿次下降到1288亿次,国内长途由434亿分钟下降到363亿分钟,均大幅下降。而数据流量却大幅增加,以中国移动为例,据记者了解很多省公司今年上半年数据流量比去年增长了300%、400%,最高的一个省增长了600%。“我们对数据量的增加是又爱又恨。”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不久前的一次谈话中表示,运营商要发展,就要让大家来使用数据业务。但是,数据量快速增长就迫使网络不断地要扩容,不断地扩容就需要不断地耗费开支,而这种开支和电信运营商收入增长是不成比例的。
财报显示,目前中国移动的3G基站规模已经达到11.5万个,中国联通的3G基站更是达到15.3万个,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到6月30日,全国3G基站已达39.1万个,实际上已经接近几年前全国运营商2G基站总数,但覆盖水平根本不能与当年的2G网络同日而语。这意味着,要想实现3G的客户满意,运营商要花费比2G更高的代价。
运营商们需要在资费下降、传统客户市场饱和、新业务投资收益率日益下降的大趋势下,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可谓“逆水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