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当头 5月团购市场首现非预料性停滞互联网

2011-06-22    来源:中国IDC产业联盟    
团购自进入2011年以来,除曾受众所周知的“春节因素”影响以外,始终一路高歌猛进,但进入5月份,整个团购市场的销售额却首次出现非预料性的停滞。

中国IDC产业联盟讯 团购自进入2011年以来,除曾受众所周知的“春节因素”影响以外,始终一路高歌猛进,但进入5月份,整个团购市场的销售额却首次出现非预料性的停滞。据国内最大的独立团购导航网站团800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国内团购网站数量约计4500家,40个主要城市的团购销售总额为6.49亿元,与4月份6.5亿的成绩相比不进反退,此外,5月份团购期数较4月份明显缩水,团购购买人次与4月份相比也减少两成,且排名前十的团购网站平均月复合增长率下降5%,这些数据的出现让5月本该火热的团购市场遭遇一丝寒意。

购买人次锐减近2成

 

据团800《2011年5月份中国团购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本月销售额增长止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购买人次和团购活动期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据统计,5月购买团购总计1806万人次,同4月份的2188万人次的数字相比缩水近20%;在开团期数上,5月份为21037期,比4月份减少近1%。在平均折扣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人数减少必然导致销售额的下降。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如果春节出现销售额下滑可以理解,但本月的销售额和购买人次的下滑实属出乎意料。5月份受到节日因素的影响本应为团购旺季,报告显示,劳动节、端午节、母亲节、六一节的四节连过推出的相关团品达917期,共计实现2431.2万元,为团购销售额贡献了不小的力量,然而本月就算有了节日的助力,总体数据依然下降,如此一来难免让人对没有任何节日因素推动的六月、七月的团购市场前景堪忧。

消费者满意度大减

数据显示,团800团购投诉区新增投诉案例1025起,是去年12月投诉量的2.4倍。这是继315月份之后的第二大投诉新高,高投诉量的背后也显示出了消费者的满意度正在大幅下降。

在团购投诉内容上,相较以往的过期或未消费退款、发货慢等老大难问题,5月份新的投诉点显示,团购品质成为了用户越来越关注的一项指标。众多消费者已经由对团购感受的不满衍生至对整个团购产品的否定上,超高的投诉量必然导致消费者信心的缺失。如若让这种趋势蔓延,待消费者彻底失去信心都懒得投诉的时候,无论团购行业如何洗牌也不能挽回颓势。这或许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5月团购行业缩水的缘由。

三四线城市销售额减少影响全局

5月份销售额微小下降与三四线城市的销售情况有着直接联系,惨淡的业绩影响了整个团购行业。在团800提供的数据中,可以清晰发现,本月一线城市中广州已挽回上月颓势再次回到加速道上,北京和上海销售额也出现增长;二线重点城市壮大发展的趋势,天津成功稳守3000万元关口,武汉、南京、成都等城市均出现销售额的大幅增长。然而这些增长的数额的贡献最终被三四线城市下降的差额抹平了。团购的地域服务性较强,很难到达同质化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受到地域限制,消费感受自然不同。加之各大团购网站的总部又都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对三四线城市的资金和精力的投入明显不足,最后小城市的团购市场不温不火,消费者团购热情不高,团购网站也自然对其丧失信心,如此恶性循环,团购在三四线城市自然无法立足。然而三四线城市惨淡的销售业绩到底是时机不成熟,还是团购网站没下够功夫,目前暂时难以定论。

对于5月团购市场没有能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团购消费专家、团800联合创始人胡琛认为,此次团购市场所出现的增长停滞的确可能是行业即将洗牌的信号。日趋成熟的消费者对团购产品的判断力已经逐渐提升,他们运用搜索引擎、团购导航等工具对不同团购站上的产品细细比较,可谓是“越团购,越精明”。胡琛进一步分析指出,虽然本月整体行业数据不尽如人意,但换个角度可以发现,本月的购买人数减少两成而销售额变化不大,说明了团购用户的购买频次也在增加,部分网民的团购习惯正在养成,团购行业的虚火褪去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虽然5月份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也值得注意不少团购网站也在主动迎合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例如以前团购主要集中在餐饮、娱乐上,现在也出现了超市、加油站储值卡这样的团品,甚至汽车、房产也已作为团品出现。这都表明了团购行业正在尝试开拓更多的领域,展现自身的活力。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