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网络是“官念”的“磨剑石”和“试金石”

2009-08-17 IT产品

  据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止到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已突破3.38亿。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传播技术的革命,自古以来,百姓表达意见,了解、参与和监督公共事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便利过。从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普及,也带来了新的“五千年未有之变局”,势必给社会治理方式方法带来深刻的影响,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加快转变“官念”,即为官的理念,那就是要学会以更加平等、谦虚的心态和姿态,与网民进行交流,通过网络来体察民情、听取民声。

  “就好像呼吸到了很多负氧离子,感觉很清爽”。日前,湖南省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第二次约请网民见面交流。就目前株洲正在进行的“穿衣戴帽”工程、拆除防盗窗、大搞绿化、修建道路等导致网络上有些议论,网民由于不了解而出现一些不同意见和看法,乃至一些比较尖锐的言辞,陈君文表示,不同的声音听了没坏处,挨几句骂可以令自己保持清醒,令自己反省。

  株洲市委书记的这番话,这种心态和姿态,可谓是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这种互联网时代的变迁脉搏。对网民的批评“闻过则喜”,体现了当前一些地方官员中的佼佼者对“风气之先”的敏锐察觉,体现了地方官员因应网络时代“官念”的可喜转变。实际上,作为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兼听则明”,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能够从网民的批评和意见中了解民意、顺应民心,这并不容易。因为,这不仅需要领导干部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海纳百川的胸襟,也需要领导干部对网络时代执政责任的明确: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来听取民声,这既是领导干部的一种机会,也是领导干部的一种责任。互联网已经成为群众表达的重要场所,因此,领导干部有义务、有责任去网上听取民声,哪怕是来自网民的言辞比较尖锐的批评。

  毋庸讳言,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官员缺乏这种意识,也缺乏这种驾驭能力,面对互联网上的汹涌舆情,他们要么充耳不闻,贻误解决民生急难的时机,要么惊慌失措,一味采取封堵的做法试图来杜绝悠悠之口。其结果,只能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损害了党政形象,拉大了干群距离,甚至酿成了一些严重的后果。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刻舟求剑”,暴露了有些官员思想的僵化、“官念”的保守,这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利于民生福祉。

  因此,“挨几句骂可以令自己保持清醒。”株洲市委书记此语,本身是一支“清醒剂”,它是对互联网时代“官念”的提醒:面对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级官员懂网、上网、用网、亲网乃至“护网”,即保护网上良好的言论环境,已经刻不容缓,这已经是对官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可以说,互联网既是提高领导驾驭能力的“磨剑石”,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善于发扬民主、亲民爱民的“试金石”。如果所有的地方官员都能把握住网络时代的执政脉搏,那么,不仅河南小伙子王帅因为在网上发表几个帖子就被千里追捕的闹剧不会发生,干群之间也必定更加亲如鱼水,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各项工作也必定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民生必定更加幸福。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