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MSN罢工白领愁 引发中国网络安全之忧

2009-08-19 硬派网

  中国网络安全之忧

  据了解,互联网的主根服务器在美国,而设置在全球的13台根服务器中,中国没有任何一台的管理权。

  此次“莫拉克”台风“重创”MSN再次提醒我们,无论设置多少台根镜像服务器,都不能彻底解决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一旦海底光缆断裂,中国的互联网通信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目前,国际间的互联网数据以及语音电话大都以光脉冲的形式通过铺设在海底的数百条光缆进行传输。电信企业将长达数千海里的光缆铺设在海底或让它们浮在海面上。如果这些光缆在枢纽点上(如纽约附近和英国南部的主要转接点)发生纠结,则有可能导致通信出现大面积瘫痪。

  据介绍,除光纤通信外,用于长距离通信的手段还有卫星通信,但卫星通信速度不如光纤快,而且信号容量小,成本也更高。因此卫星通信无法取代海底光缆,光纤通信还是全球通信系统的基础和首选。而海底光缆发生故障导致通信故障的事件已不止一例。

  一位互联网专家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网民访问COM等境外域名时,大多仍需要经过国外的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中美海底光缆一旦断裂,便会发生解析问题。其实COM等境外域名访问不仅主动权掌握在国外,对国外通信条件的依赖度很高,地震等天灾以及政治摩擦等原因都可能导致COM等境外域名访问中断。

  本报北京8月18日电

     海缆公司公布断点 部分已修复

  本报北京8月18日电(记者吴湘韩)昨天还备受MSN瘫痪困扰的李明(应采访对象要求用化名),今天早晨一上班就发现,MSN已经可以正常使用了。

  李明在浙江省杭州西湖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从事外贸工作,MSN是他与国外联系业务的即时通信工具。从昨天下午2时左右开始,服务器在国外的MSN就打不开,他看不到国外客户发过来的订单邮件,就只好改用国际长途电话或传真与客户联系。

  记者从中国联通新闻处了解到,FNAL/RNAL海缆是连接北亚地区的一条重要信息通道。8月17日14时20分左右,该海缆在韩国釜山附近的一段保护路由受到损害,我国通往北美、欧洲等方向的国际通信服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联通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海缆恢复预案,尽最大可能恢复通信。到目前为止,中国与欧美方向的部分通信已恢复,通信流量也在进一步疏通中。

  目前,中国联通正在与多方合作伙伴积极联系,寻求其他通信资源和路由转接业务,争取尽快恢复更多的互联网带宽。

  另据了解,海缆公司公布了昨天下午FNAL/RNAL海缆的具体断点,位于香港至韩国方向的1092公里处。海缆修复尚需一段时间。

    海底光缆中断影响通信事件一览

  2001年2月9日,上海崇明岛渔船作业失误,导致跨太平洋的中美海底光缆受损中断,国内用户无法访问国外网站。

  2001年3月9日,刚刚修复的中美海底光缆在另一处发生断裂,台湾的互联网络一时间出现严重拥堵,近400万互联网用户受到影响。经过10多天抢修,终于在3月22日维修完成。

  2001年9月20日,中美海缆南段、西段、亚欧海缆的S2段三段在汕头海缆站附近20公里处发生中断,其中四个至北美的155M Internet电路受到影响。

  2006年12月26日,南海海域受强烈地震影响,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中断点在台湾以南15公里的海域,致使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和地区性通信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大陆至台湾地区、美国、欧洲等方向国际港澳台通信线路受此影响大量中断,国际以及港澳台互联网访问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国际港澳台话音和专线业务也受到一定影响,经过20多天的紧张抢修,受地震影响中断的国际通信业务才全部恢复。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