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父:中国缺乏有创新性公司
2009-08-21 IT168
8月17日,谷歌全球副总裁、被誉为“互联网之父”的温顿·瑟夫(Vinton Cerf)博士在互联网协会与谷歌共同举办的“互联网未来”的论坛上表示,中国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很多,但还没有太多创新性的公司,这令其失望。
以下为此次访谈实录:
主持人(龚民):您两年前曾经访问过中国,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在新出现的网站和应用中,您对哪些最感兴趣?
温顿·瑟夫:我没有在中文网站上花太多时间,因为我掌握的中文有限。但另一方面,我听说过一些新兴网站。当前最热门的网站是阿里巴巴,它是一个支持B2B和C2C互动的电子商务网站。我预计人们在中国市场中会看到更多类似的网站,部分原因是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接近人口的25%,这一般是一个转折点。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发展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用途和价值。所以中国未来几年将会非常令人兴奋。
主持人:您如何评价谷歌这两年在中国的发展?发展速度是否达到预期?
温顿·瑟夫: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在不断提高,当然我们与一些其它竞争对手的普及率相比尚有差距。但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在不断推出新的服务。谷歌中国最近发布的音乐搜索、移动搜索新服务等等。我想都会吸引更多的用户。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谷歌推出的一些新产品都会在中国市场同步推出,或者参与测试。谷歌为中国市场创建了哪些更好的应用服务?
温顿·瑟夫:我们正进行大量工作去开发带互联网功能的手机,并通过手机界面发布产品。谷歌地图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一款有趣的产品。业内对于手机应用将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部分是由于,中国用户更多使用手机而非笔记本和PC。这也是谷歌发布产品和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
主持人:你怎么看待移动互联网?它给创初创企业带来的机会?
温顿·瑟夫: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取决于整个经济系统,包括建立公司、招聘员工是否容易。我不知道财务和法律的细节,因此不容易做出回答。我的印象是这类公司正逐渐增多,并带来新的工作机会,这是经济扩张的重要一方面。如果中国没有更多互联网的公司,才是令人惊讶的,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上升。
主持人:你来中国会和哪些人见面?都讨论哪些话题?
温顿·瑟夫:这不是我第二次来到中国,应该是第三或第四次,甚至第五或第六次。我之前来到这里时,还是在MCI公司工作,我当时在上海参加一次会议。我有很多次机会来到中国,在中国,我每次都要做的一件事是看看能否与中国互联网业内人士和领袖人物会面,因为他们密切关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如果有机会,我还会与清华大学或北京邮电大学的朋友见面。由于我目前为谷歌工作,我还将参观谷歌北京办事处,我明天将会去。有时我还有机会与政府官员会面,听听他们对于互联网的期望和关切。
主持人:你为什么在谷歌工作?
温顿·瑟夫:你问我为什么在谷歌工作,坦白的说,这是因为谷歌拥有非常聪明、具有创造性、充满活力的员工。这样的环境能给我很多启发,公司到处都是新颖的观点,人们尝试新东西,看看是否有效。这是一个喜欢试验新点子的公司,是我喜欢的氛围。因此到目前为止,我在谷歌的经历很愉快。
主持人:谷歌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温顿·瑟夫:我希望能做出这样的预测,尽管我不擅长这样做。另一方面,预测未来趋势也是好的。首先,更多的手机接入;其次,双向高速接入的需求增长。因为更多用户向互联网上传内容,同时下载内容。视频网站YouTube每分钟收到20小时的视频,这些都是用户制作的视频短片。我们将看见更多的互联网设备,包括带互联网功能家用设备和办公设备。互联网功能帮助设备报告自身状态,并实现远程控制。对互联网安全的关注也将越来越多,我们目前面临各种各样的攻击,例如拒绝服务攻击和垃圾邮件。网络欺诈未来将是可探测的,工程师将开发新的机制探测流量误导和互联网劫持等行为。未来10年,你可以看见在中国学术界得到很好开发的IPv6将被普及。
主持人:两年前您在中国谈到IPv6,目前看来IPv6推进的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困难?
温顿·瑟夫:我认为目前许多路由器供应商以及笔记本、桌面电脑和服务提供商都开始执行IPv6。其中一个重要领域是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之中,他们还没有打开IPv6功能。他们声称是客户的需求原因,我猜测,原因并不是用户需求,而是IPv4的地址还没有耗尽。但是我们预计将于2011年耗尽,一旦这一情况发生,ISP看到地址耗尽,届时在转向IPv6将面临很多麻烦。因此我们现在就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你可以提供更多的互联网服务有更多的IP地址提供给客户,不过他们采用了非常懒惰的方法,非到万不得已不采取任何措施。
主持人:我讨厌我的动态IP,我在家庭服务器上写了个脚本。
温顿·瑟夫:是的,找到真实的IP地址。我家的网络也得这么做,因为动态IP总会变。
主持人:没有当年你发明的TCP/IP就没有今天的互联网,但最近几年在互联网安全方面有言论认为TCP/IP是存在安全BUG的。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温顿·瑟夫:这一问题有几个背景需要考虑。第一,1973年TCP/IP设计之初,我们根本不知道它是否可以应用。因此没有为其架构增加更多的安全要求,我们想先看看在友好的环境下这个创意是否可以应用。到了2009年,我们的使用环境不再友好,一些提供内容的人试图干扰,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应对的作法。例如,如果在端到端通信中使用IPSec,通过将流量加密将可以避免某些攻击。因为你无法看到流量中的内容,针对某些协议的攻击将很难实现,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相关信息,这是使用IPSec带来一大改善。域名系统中的每一条域名将自动与数字签名关联,一些顶级域名已开始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检查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关联是否与系统中一致,验证其真实性。另一方面,在当今的路由系统中,可以宣布一个未知的地址,你可要求大家向该地址发信息并宣布发往它的内容已经到达,但实际未到达。这目前在互联网还无法核查,所以我们正在努力,要求所有的区域互联网登记中心在将地址分发给用户时创建一个电子签名的目录,说明该公司对该地址负责。如该公司路由系统宣布的目录中含有他们并未拥有的地址,就可以被发现,可以检查其电子签名是否正确,这是对反恶意软件和解决安全问题的重要补充。我们在网络的操作系统也要做出努力以保证网络更加安全。我们推出Android操作系统,最近宣布计划要推出的Chrome OS操作系统的原因之一,就是打造出比以往对付攻击更安全的操作系统。这些是目前一些针对互联网安全所作的努力。当然,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主持人:十年前在您从事互联网的时候还是Web 1.0的时代,而现在Web 2.0概念十分火热。你如何看待这些新型的应用?比如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
温顿·瑟夫:我从来很难认定Web 1.0和Web 2.0的明确界限。但人们一般认为Web 2.0支持不同参与者之间的更多互动,我预计会有更多的电子商务网站出现。对于个人用户,我预计人们会更多地使用社交网站。通过人工智能引擎聆听演讲,或将一种文字翻译成另一种文字,这些都是互联网的一些新的功能。无论通过移动工具还是通过固定的桌面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它们都会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这也反映出应用互联网技术的新的方式,方式非常基本和简单,只是其上的应用变得更有意思。
主持人:中美互联网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你认为中国会出现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吗?
温顿·瑟夫:我认为,中国一些大公司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中国的人口很多,因此其中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也很多。然而,中国还没有太多创新性的公司,这令我们失望。中国用户和美国用户有着不同的使用互联网的经历。因为中国一开始就有大量手机用户,并铺设了大量光纤网络。而美国的互联网一开始基于低速率的网络连接,这可能与欧洲也不同。这是好事,因为此前没有人经历过,这可以指明在互联网架构中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
温顿·瑟夫:让我做一些简单的总结,互联网是一项基础设施,能传播我们发明的所有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印刷内容,以及用于会议的流媒体视频和音频等。互联网可以支持范围很广的应用,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应用的数量还将上升。这一网络能模拟以前出现的所有网络,此外还可以支持其他媒体无法提供的互动功能,许多其他媒体都是单向的,例如广播。当你进入互联网环境后,双方都有机会交换信息。相对传统媒体,通过互联网可以做更多事,这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