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互联网产业升级迎来新契机

2009-08-21 IT168  

  未来,打开电脑或其他任何终端,桌面上只有一个简单的框,你往框里输入你想要的东西,框就能自动识别你的需求,然后在互联网可选范围内自动匹配满足你相关需求的最佳应用和服务。

     这不是天方夜谭,8月18日,主题为“从你开始、创新世界”的百度技术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此次大会上发布了“框计算”平台的理念和构想。什么是“框计算”呢?它与最近比较火爆的概念——“云计算”有什么关系呢?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框计算”概念闪亮登场

    “框计算”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李彦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框计算”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一站式服务,是一种最简单的互联网需求交互模式,用户只要在框中输入服务需求,系统就能明确识别这种需求,并将该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应用或内容资源提供商处理,最终返回给用户相匹配的结果

     显然,李彦宏谈到的“框”,不再仅仅是指一个简单的用户UI界面,也不是独指百度的“搜索框”。具体来说,“框计算”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根据这一理念,在未来,随着“框计算”平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普通用户来讲,人们基于互联网的所有应用需求只需要输入“框”中就可以直接得到满足。例如,最早人们在百度“框”只能检索互联网上的网页信息,但现在,词典、计算器、日历、地图、列车时刻查询等简单应用已经能通过百度框直接运行,视频、杀毒、游戏、购物、理财等互联网应用在未来也将逐步被“框”直接启动后提供给用户。

     而对于互联网应用服务商和技术开发者而言,由于“框计算”平台的开放性,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可以直接与“框计算”平台对接,快速获取海量用户,从而实现最大价值。

  将拉动互联网产业升级

     百度CTO李一男则在大会上介绍了“框计算”理念下包括阿拉丁平台、新一代百度地图搜索引擎、百度百科、掌上百度、凤巢等在内的五大产品和技术应用。

     新一代百度地图引擎强化了“空间搜索”和“视野内搜索”的概念,也就是说,在识别用户的需求时,不再依赖具体的地址名词进行搜索,而是加入了对地址的智能化理解,将搜索范围延展到空间。在新的百度地图引擎中,用户不仅可以查询有特定名称的街道、商场、楼盘的地理位置,也可以找到这个地址旁边用户事先不知道名称的所有餐馆、学校、银行、公园、停车场,甚至能够精准查找到一台小小的ATM提款机。

     由于“框”能在互联网可选范围内根据用户需求自动匹配最佳的应用和服务,这个“框”又带有典型的操作系统特性。就像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上面可以运行Office、浏览器、杀毒软件等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目前,词典、计算器、日历等简单应用已经能通过百度框直接运行,视频、杀毒、游戏、购物等互联网应用近期也有可能被“框”直接启动,如果越来越多的应用确实能在“框计算”平台上运行,“框”将对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效应。

  与“云计算”可能分庭抗礼

     提起“框计算”,很多人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一个最近互联网上异常火爆的概念——“云计算”,也有人在谈论“框计算”的背后需要“云计算”来支持实现的问题,但从本质上看,“框计算”强调前端用户需求的研究和响应,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互联网服务;而“云计算”强调后台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IT基础设施的配置。从理论体系来说,“框计算”和“云计算”都言之成理,自成一派。

  “框计算”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产业界和经济界的高度重视。著名互联网评论家方兴东认为,百度技术创新大会提出的“框计算”,革命性地完善了中国互联网科学的理论体系,“框计算”所包含的各种创新技术,使得中国信息产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将带动整个IT产业的技术进步。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则认为,百度提出“框计算”,将为互联网服务的全面改进提供新的平台,并将为振兴民族产业和实现新的产业革命作出贡献。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