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晴:如何构建高稳定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
2009-08-28 比特网
2009年8月27日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主办,比特网(ChinaByte)和ICTresearch联合承办的“首届数据中心经理年会暨2009数据中心运维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金数据北京数据中心拉开帷幕。
来自IBM、英特尔、Brocade、思科、浪潮、伊顿等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及服务供应商的专家,以及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挪威船(DNV)级社、英国标准管理体系认证等专业机构 的专家,和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CIO和数据中心经理逾600人出席大会。会上共同探讨在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数据中心经理——这一新兴职务人群如何定位,了解他们对于数据中心规划、运维、管理的现状与困惑,分享国内大型数据中心的最佳实践和成功经验。
在首届数据中心经理年会上,来自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的陈天晴副总裁为大家讲解了如何构建高稳定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以下为发言实录:
陈天晴:非常高兴,大家上午好。
我主要是花点时间介绍一下存在的问题,以及用比较短的时间介绍一下我们中金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我觉得通常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比较传统意义上的,主要讲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第二个是广义的数据中心的发展。我下面讲的主要是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中心。
其实数据中心本身是非常重要的,很简单的统计,我们统计大多数导致数据中心不可用的事件,大概占了70%多,这是国外的统计,所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是信息系统持续运行的根本保障,如果这里做不好,会影响很多。对新一代数据中心的需求,大家都希望他的可用性能够达到4个9,我们原则上可能达到5个9,我们现在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随着系统的广泛应用,从业务的角度来讲,这块数据中心从我们来保障整个业务渠道,综合考虑。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几十年来大概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最基层的数据中心。
第二阶段,到了70年代又有了发展。
第三阶段,到了80年代又有了发展,计算机也提高了,要求也高了。
第三阶段,到30世纪90年代,我们的双电源计算机出现了,相配套的,我们计算机数据中心双电源配置也产生了,这实际是非常关键的一件事,只有双电源的计算机才能保障我们的可用性,但是双电源计算机是有了,但是必须有双电源的计划,这是很关键的。实际上,计算机数据中心的发展是跟我们应用系统发展是有联系的,和我们IT技术发展也是有联系的,为什么原来不提这么高数据中心,现在提这么高级别,什么原因?实际是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主要的参数,今天也不展开了。但是大家会看到,他所有参数和要求主要是针对冗余,荣错,可用性,包括对建筑的要求,包括很多人员的配置,他都要求72小时,等等,一系列的要求都是为了保障4个9和可用性。
还有另外一个美国的标准,TIA-942,这也是对TIA做了一个全面的解释。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数据中心情况,因为我们建得也比较早,大大小小的数据中心应该说绝大多数都是T1和T2级的水平,除非有一些像我们国内的大型银行,可能有T3的,真正到T4的寥寥无几。现在有个需要,信息化的发展,数据大集中,包括我们的中远集团集装箱公司,作为需要更大规模的,更高等级的数据中心,同时我们的IT本身也在发展,特别刚才好多人讲虚拟化也讲,实际上都对数据中心供给和智能稳定提出很高要求。
现在好多厂家都在说,其实很多都要求你机房能力要高,我们现在很多机房能力不高,没什么优势。还有虚拟化也一样,虚拟化想办法提高你的使用率,要求你的数据中心要更高。
所以我觉得所谓新一代数据中心,我觉得第一个首要的认为是高可用性,在高可用性基础上做到绿色,我认为绿色应该摆在第二位,安全可靠,应该让人能够适应IT系统的发展,具有实用能力。绿色都理解,首先我们要做好规划,规划做得好,同样的业务处理能力,要求计算能力,我们现在是一年配置一个服务器,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要好好规划。大概来讲,高可用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是绿色计算的基础,不是单方面的讲某一件事情,你单位就部分用好,那是不管用的。对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我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再建中心应该不低于T3级,我个人认为新一代数据中心应该是高可用的,专业化的建设,专业化的运维,刚才那位女士讲的,是一种方式,我觉得那不是根本问题,因为模块化来了以后,总的能力没有下来,最终问题是供电能力经常不够,想增容增不了,装不进去,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获得新一代数据中心资源,改造原有机房,原有机房有很多先天条件,承重,层高,供电等,难以达到高可用的目标。自建新数据中心,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维护难,运营费用高,大概运营成本在一个周期相当于建设上的三到五倍,寻求专业服务商是一条好路子,节约化社会,科学发展观。
现在我们新目标出来,标准要求很强烈,我觉得国际行业标准数据定义更加注重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和服务能力,我们在我们新集团标准,这块没有作为重点来做。
因为下午内容比较多,参观很难安排,我们机房是严格的接受检查的,所以下午参观可能就是走马观花了,如果各位能有更多要求可以和公司联系,因为今天来了很多人,很难安排,我把公司简单介绍一下。
中金公司是一个新型的信息技术系统外包服务公司,主要特点:
自行管理,功能齐备,高可用的公共数据中心为基础,通过IT外包服务,数据中心长夜资源服务,生产中心外包服务,全方位的灾难备份及业务服务,当然还有测试,包括计算能力服务,企业应用,业务流程外包等等,都是我们要开展的业务。他正在全国要制定建设这么几个中心,一个是北京,一个是华东,一个是华南,山东烟台,我们他们下午要看的是北京数据中心一期工程。
一期工程占地100亩,一期工程整个建筑面积是5.6万平方米,其中中央机房1.73万平方米,业务处理中心是1.9万平方米,运行管理中心,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地方,1.13万平方米,后勤服务中心,0.64万平方米,还有专门的发电机房。
这个数据中心特点归为六句话:
1、良好的地理环境,高标准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2、充分的业务功能分区,分得非常清楚;
3、符合T4级标准的、较高负载能力的共用型中央机房,这也是国内第一家;
4、集中安全监控,5级的安全防范管理体系;
5、完备的业务、后勤保障支持;
6、高水准的运维管理。
这个大家都知道,就在亦庄,这是整个功能分区,分得非常清楚,机房一共三层,因为很难进去,这是三层的平面图,这头是网络和交房,这两头是空调,所有的供电是两个UPS,独立的UPS,从两边到每一个机位,从供应来说,也是从两边走到每个网络设备,供电我就不讲了。整个发电机组一共八台,每台能力达到2500KVA,高压发电4000。特别强调一下负载能力,我们设计负载能力是每平方米是1200VA,可用能力,我们可以达到900W平方米,这是平均,不是某个局部,我自己估了一现在的数据中心大概为250到500W,包括像工行数据中心,农行数据中心,顶多是500。空调,我们整个设计是精密空调系统,我们整个地板高度是60公分,不走线。整个建筑我们也是,也可以在你的远程监控,这都没问题的,我们现在的客户实际上很大他的监控是在他自己那。我刚才讲的5级安全防范系统,一级一级做了,第四级别是关键区了,进去必须按照航空安检水平去检查。第五级是客户,客户从客户专区开始,可以一直放大,客户自己控制,如果你用我的房子,你可以从一个机位用起。后勤保障不讲了,因为今天时间太短,我只能说到这,如果有进一步的,希望提供更多信息,参观回来以后我们做进一步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