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资本的迷失:人类还心存敬畏吗行业资讯

2011-04-19    来源:中国IDC产业联盟    编辑:赵文银
云计算是以应用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将大量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连接起来,并随应用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组织形式所创建的一个内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虚拟资源服务集

      中国IDC产业联盟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似乎失去了敬畏之心,只要高兴,没有什么事情不敢做。为了扩充自己的领地,很多动物失去了家园;为了满足自己的食欲,很多动物濒临灭绝;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挖空心思地坑蒙拐骗,道德沦丧;为了贪图物质享受,毫不犹豫地破坏自然环境。

      一、人类自身无法突破物理世界自然规律的约束

      人们总希望拥有非常强大的能力,可以摆脱自然规律约束,事实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人的全部构成物质来自物理世界,人的特殊在于这些物质的组织形式,而不在于物质本身。

      假设物理世界的物质是基于一个简单的基本规则组合而成的,比如伏羲先天八卦给出的模型(当然也可以用人们认为属于科学的弦理论模型,但是弦理论本身似乎太复杂了些),如果熵理论正确的话,那么最基本的物质构成规则必定是最简单而且有序的,比如阴、阳两种物质按照先天八卦的数学模型组织出62个基本粒子,分别位于八卦数学模型的1到5层,数量分布为,2,4,8,16,32。

      这个例子并不是要表明先天八卦具有科学性,只是采用一种很形象的方式来说明物质在本质上或许是按照很简单的规则组织和运行的。而人类目前的物理学理论,由于是通过对局部现象的研究得到的,或许把本来简单的规则复杂化了。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讨论物理世界的规则是什么,只是试图说明人类不能摆脱自然规律的约束。比如重组DNA技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从表面上看,似乎在创造了新东西,其实这种技术仍然受DNA本身的设计规则和组织形式约束,如果脱离这种约束,那么新创建的“DNA”就无法正常使用。

      如果学习西方科学家的胆量, 比如被比尔•盖茨称为“我所知道的预测人工智能未来的第一人”的计算机科学家、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夸张地提出“奇点”在2045年到来的观点,并且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我们也做一个夸张的假设,物理世界是建立在另外一个世界提供的存储介质上的,如同虚拟世界是建立在物理世界提供的存储介质上一样(或许《道德经》里描述的是这样的场景),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人类不能摆脱自然规律约束的原因了。因为自然规律决定了物理世界存在的形式,脱离自然规律,就意味着脱离了存在的形式——即选择了不存在。比如在虚拟世界里的功能软件,它的存在是因为符合人们规定的规则,如果这个软件脱离了这些规则约束,比如不按照0、1代码规则或者其它的规则,那么这个软件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就不存在了。但是这个软件在物理世界的存储介质上是存在的,对于这个存在的事实,物理世界的人们是可以知道的(称为磁盘垃圾),但是虚拟世界里的“人们”是不可知道的。

      二、从云计算技术看意识活动

      存在这样一个事实:无论人类的科技如何发达,其引以为豪任何重大成果只能是更加接近物理世界里存在的事实,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明出物理世界里不存在的东西。

      物理世界里存在的任何事实都是符合科学的,不存在不可知的“神秘”事物。人脑意识同样是科学的产物。

      1、云计算

      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近代科学基本上是在研究局部的物质存在,认为整体的效果可以通过局部的和来获得。尽管最近几十年里也有科学家研究整体的效果,比如混沌理论等,但是这些科学家的理论基础和东方文化不同。目前决大多数的人们对云计算的认识和应用并没有摆脱西方认识论的束缚,认为云计算就是现有的东西的集中。

      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赵文银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东方文化、数学、软件开发以及云计算研究等不同领域分析研究,并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东方文化思想的定义。

      云计算是以应用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将大量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连接起来,并随应用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组织形式所创建的一个内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虚拟资源服务集合。

这个定义和目前来自西方的定义存在本质的区别,整体的结果不是局部产品的效果的总和,当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所以云计算的真正意义在于它的组织形式,而不是目前的这些设备或者软件功能模块本身。

2、从云计算产品认识意识的形成

根据北京乾坤化物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文字语言结构树的构建方法》,可以构造出模拟人脑结构的云计算产品。该产品的特征是:

(1)在计算机体系里,存在一棵客观存在的结构树,任何信息对应一个唯一的树结点。对信息的处理可以转换为对结点位置的处理。

(2)每个信息存在大量的关联信息。

(3)当树结点达到一定的数量(比如1000亿个存储结点)时,该产品就变成了一个混沌系统。对于一个输入信息,自组织过程将获得尽量合理的输出信息。获得信息的过程就是“思维”。

从云计算产品可以假定人脑也是遵循相同的技术规则,其核心技术是信息的结构化,把任何输入的信息转换为唯一对应的神经元结点位置,当获得的信息达到一定数量时,思维就产生了,存储的信息数量越多,思维能力就越强。

三、宗教的意义:设定虚拟世界的约束边界

1、关于宗教

来自网上的内容: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社会生活的憧憬和虚妄的见解。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由于长期的历史的发展,宗教已在人们,特别是在宗教信仰者中间的精神与习俗的生活中产生 强大的影响。在当前,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数约有26 亿,占世界总人口50%以上。宗教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有着强烈的影响。

2、宗教的影响是单纯的技术效果

在人脑构建的虚拟世界里,全部逻辑图象的最基本构成信息必定来自物理世界。当某个信息被激活后,所有关联信息开始活动,自组织过程会无限地延伸下去,除非一个边界约束信息被激活,才能阻止自组织过程继续下去。

死亡或者灾难是人们最害怕恐惧的事情,直到现在,这种恐惧没有任何改变。或许我们无法了解设计这种“规则”的目的,但是从云计算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推测是因为在人脑的神经元结点上预先存储了约束信息:死亡、悲伤、毁灭等等。而且给出了这样的逻辑图象:虚拟世界是以人脑作为载体的,如果人脑不存在,那么虚拟世界就不会存在,所以维护自身生命的存在是最基本的约束信息。

当虚拟世界的逻辑图象可以在物理世界实现的时候,人就会产生安全感,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恐惧感。在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自由发挥,任意创造逻辑图象,这些逻辑图象有真也有假。假是指该图象不是物理世界存在的事实。但是即便逻辑图象是真,在物理世界里,由于人们掌握的科学知识有限,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也是无法实现的。

宗教通过一种假定(至少目前没有科学证明)的神秘力量帮助人们解决了逻辑图象和物理图象之间的实现障碍,从而使得人们的心灵获得了安全感。

或许目前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证明宗教信奉的神秘力量存在或者不存在,但是宗教对人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重大的。

无论各种宗教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多少差异,其目的都是在人脑神经元结点上存储约束边界信息,使得人们创建的逻辑图象是和谐美好的,即便在物理世界里无法实现,这个图象也是可以在另外的世界里实现的。

尽管我们知道人脑(或计算机)虚拟世界是由物理世界提供存在的载体,然而从人类目前的科学知识里,我们无法知道是否有另外的世界为我们所在的物理世界提供存在的载体。不过最终真正解决人们安全感的途径可能只有科学,人类通过科学的手段完全了解物理世界的一切的时候,虚拟世界的逻辑图象就已经和物理世界的图象对应起来了。

3、宗教的意义

当科学不能透明清晰地展示物理世界的全部事实,人们不能采用科学技术解决在物理世界面临的问题时,对于有正常意识活动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仍然是不安全的。因为这些问题会在虚拟世界里演义出更多的可怕或者无法解决的逻辑图象,使得存储恐惧信息的神经元结点被激活。因此人们需要寻找一种途径来处理虚拟世界里这些逻辑图象,使它们不能激活与恐惧关联的信息。破坏人脑物理装置——即阻断包含恐惧信息的神经元,是一种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同时也破坏了其它的功能。另外一种就是存储处理恐惧信息的关联信息,用另外的信息来替代恐惧信息,这种方式是采用强化引导的方式完成的,宗教属于这种形式。

每个宗教都会通过教义和形式解决人脑虚拟世界的边界收敛点问题,使得意识活动不会处于无限运行之中,而是通过有限的逻辑步骤就可以得到终结的逻辑图象,这个逻辑图象是美好的。

宗教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局部区域以及特定的时期内,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人们的心理活动,使人们有了一个共同努力的目标。比如人在焦虑、怨恨、冷漠、恐惧的时候,大脑会形成错乱的图象,导致人的行为失常,但是由于宗教给出了强制性的边界收敛信息,因此人脑最终的图象会转移到收敛信息给出的逻辑图象,使人最终做出的行为变为正常。

四、无知还是狂妄:科技和资本的迷失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人类因为无奈而生活在恐惧和敬畏中,直到工业革命后的近一百多年,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发明了很多可以增强自信的工具,人们的心态也在逐步发生改变,开始以主人的身份改变周围的环境。这种自信在近几十年达到了新的高度,更加强大的工具帮助人们从地球有限资源里攫取了更多的财富。

1、科技和资本的含义

来自网上的资料:

----  科技,即科学技术,科学与技术的通称,通常人们先于掌握科学的原理之前,早有利用该原理的技术。一般认为,高科技是一种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密集、信息密集、产业密集、竞争性和渗透性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这将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  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广义上,资本也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2、追求科技和资本的目的是什么

无论过去或是现在,也无论是名人或是普通人,都会在与“人”有关的很多话题上进行无休止的没有结论的争论,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是谁,我为什么要赚更多的钱,等等。

当科学能够清楚地解释宇宙存在的所有事实时,这些争论自然就不会存在了。但是现在还不行,人类目前掌握的科学知识太少了,而且这些很少的科学知识里,或许存在很多偏离“真实”的知识。

(1)人所处的位置很奇特

在人类目前所知道的动物里,只有人所处的位置很奇特:同时生活在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里,需要同时满足这两个世界里的需求。尽管虚拟世界是由人脑的特殊装置所创建,但是虚拟世界本身是独立的,是脱离物理装置本身而存在的。虚拟世界是一个云计算产品,是一种技术效果。其典型的技术有信息结构化、混沌效应、自组织、非线性等。

人的需求有两大部分:

第一,获得保持身体存在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只能从外部获得,因此,每个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外部物质,确保身体能够正常健康地存在。
第二,获得保持精神世界平衡所必须的信息。精神世界是指意识活动及其活动结果的总和。意识是存储在人脑神经元结点上的信息采用自组织、非线性等方式所产生的混沌效果。从根源上讲,意识所形成的逻辑图象来源于物理世界,所以每个人需要不断获得一些来自外部的新的信息,以便产生新的逻辑图象,使精神世界正常健康地运行。

(2)自私的社会:追求科技和资本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私人财富

市场经济激发了人贪婪的天性,每个人都在想办法把更多的财富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作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引以为豪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实际上是在摧毁物质财富有效价值的平衡体系。比如在“自由经济体”(经济自由度指数为80-100)的国家或者地区,失去道德约束的“资本”拥有者将在失控的状态下贪婪地占有更多的资本,进一步降低了资本价值的有效使用,增加了资本价值的无效使用能量,从而导致资本价值熵的增加,造成了社会运行体系的混乱。而为了使资本价值系统的正常运行,人们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获得更多的资本。当资本价值熵达到一定程度,由于无效使用能量超出了系统正常运行的边界,各种危机也就出现了。

(3)云计算社会:追求科技和资本的目的是为了社会更加和谐完美

在云计算社会,一些革命性的技术将使得重建后的虚拟世界更加接近物理世界,人们可以通过虚拟世界了解资本的最佳使用方法,使得资本价值熵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社会财富在一个比较公平合理的状态下进行分配。人们追求科技和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本的有效使用价值,降低资本价值熵,使社会体系更加和谐美好。

3、无知还是狂妄:人类对物理世界了解多少

尽管科学家们承认人类目前并不了解物理世界的本质,只是根据局部观察掌握了一些规律,而且所掌握的知识只是物理世界全部知识的很少一部分,并且不能保证这些知识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对所掌握的技术充满自信,在自己制订的安全体制下为所欲为地掠夺地球资源,无视自然规律的存在。

4、科技和资本的迷失:有些后果是人类无法承担的

失去控制的资本极大地满足了人们自私的占有欲望,而迷失了人们追求资本是为了让身体健康安全地存在这个目标,资本成为了人们炫耀以及控制智慧的手段。在强烈的占有欲望的驱使下,科技成了资本积累的工具,科技也迷失了目标:为人类创建和谐安全的生存环境提供方法。

当资本控制智慧的时候,人类的一些重大行为实际上是由控制资本的少数人来决定的,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本,这些人想尽办法使用科技手段来达到目的,而不会真正考虑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

人类生存在一个按照一定规则运行的、脆弱的地球生态系统里,因此人类的行为必须符合这个生态系统里的自然规律,如果生态系统被破坏,里面的任何生物都会有危险,除非进入到另外的生态系统。

人类正在利用掌握的科技知识破坏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而这些行为造成的后果有些是可以承担的,有些是目前无法承担的。

有些行为尽管会破坏生态系统,但是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来恢复生态系统,因此是可以承担后果的行为:

(1)大量地破坏森林草场资源。尽管付出的代价很高,但是人们可以恢复这些资源。

(2)碳排放。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由于这种影响短期内不太明显,因此人们可以有时间通过科技发展找到解决方法。

无法承担后果的行为,这种后果可能让人类根本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能力来恢复生态系统:

(1)物种灭绝。如果人类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掌握恢复物种的技术,那么由于食物链的毁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差。

(2)核污染事故。在2011年4月9日[一虎一席谈]的《福岛核危机后“核”去“核”从》节目里,代表“核集团”利益的专家总在以“科学的名义”找推卸责任的理由,而代表老百姓利益的专家总在找事故的真相以及影响程度。按照吕京建专家在节目里提供的数据,近三十年来,发生了三次五级以上的核事故,占全球反应堆的1%。假如在未来有一次事故污染了海洋或者出现其它可能快速扩充范围的污染形式,那么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则将被摧毁,而目前人类掌握的技术是无法修复生态系统或者创建新的生态系统。

5、云计算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心存敬畏,有所为有所不为

云计算将通过革命性的技术和理论向人们展示真实的关于物理世界的科学体系,这是一个整体和局部结合的知识系统,是一个提供了最初起源的认识体系,因此和目前的仅根据局部物理现象推演的科学体系有本质的区别。

在云计算社会,哲学和宗教或许会被科学所统一,因为科学已经采用简单的、人们很容易理解和认同的数学方法给出了物理世界最基本的创建模型,同时科学本身有严密的根据局部现象观察结果进行推演的方法。

(1)云计算做什么

云计算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会出现的事件,如同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发生一样,起初人们同样很难理解所发生的事件,但是它们的确发生了。
云计算需要解决两大部分的技术工作,一是通过人的智力活动,为虚拟世界创建数学模型、设计规则和方法,并且在运行过程中调整或者修改规则和方法,使虚拟世界更加合理;二是设计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连接方法,为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建立关联关系。

(2)云计算将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如履薄冰,心存敬畏

害怕恐惧是人脑神经元结点在生长的时候就已经携带的信息,它控制调整人的最终行为模式,是意识活动的边界收敛点。但是外部信息的导入是可以削弱这些边界的。比如当一个人掌握了一些科技工具或者有很多的钱(权),不断地认为自己具有强大的能力的时候,害怕这个约束边界就被弱化了。

在云计算社会,重建后的虚拟世界更加接近物理世界,并且为人们认识物理世界提供了各种工具,物理世界的一切现象将不再神秘。

人们因为认识到自身在物理世界里所处的位置,因此总是心存敬畏,行事如履薄冰。比如因为了解地球生态系统对人类自身存在的重要性,所以在决定使用某项科技方法时,总是小心论证,找出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并且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绝对不会为了局部和短期的利益留下未来可能出现灾难的隐患。

五、知常和敬畏:多样文明的包容尊重

云计算通过革命性的技术实现了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使人类文明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各种文明相互包容,彼此尊重。

(1)文明的产生是技术效果,是由很多复杂的信息参数决定的,不同的区域和民族,由于物理世界里的各种因素差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果用一种文明替换另外一种文明,就必须替换形成文明的物理环境因素,因此难度是相当大的。

(2)云计算推动了社会道德体系的重建,知常和敬畏成为人脑虚拟世界的约束边界。在云计算社会,人们通过技术的力量缩小了财富差距,通过学习工具缩小了知识的差距,每个人回归到平常。做官只是一份职业,种蔬菜也只是一份职业,大学教书也只是一份职业,做研究也只是一份职业,没有任何差距。
云计算社会或许是一个平淡、和谐、充满创新的社会,或许老子在《道德经》里描述的就是这样的社会,“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