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移动完成灾后重建 全面提升网络安全网络安全

2010-01-31    来源:四川日报    
近日,省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四川公司董事长李华表示,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全体员工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满怀感恩之心,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

近日,省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四川公司董事长李华表示,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全体员工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满怀感恩之心,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尽责任”的川移精神,提前完成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任务,用真诚、责任和爱心回报广大父老乡亲的厚爱和信任。

 以高度责任感科学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过去一年,四川移动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企业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灾后恢复重建不应是简单的建设,而应统筹考虑,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更高的起点和标准为灾区人民打造一个安全性更强、覆盖面更全、承载量更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2009年,公司克服余震多、施工条件差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前期目标任务,灾区全年累计新增新入网基站1134个,建设光缆1.3万皮长公里,新增局房面积9917平方米。新建超短波、800兆等应急指挥调度网络,新建卫星地面站1个、IDR应急站20个、便携式卫星站10个,超级基站59个。新购应急车37辆,全省应急车达到61辆,实现应急车配置到市州,应急卫星电话配置到县,为灾区人民和外来援建者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障。

同时,公司为了减少重复建设,科学合理利用资源,还积极推进共建共享工作,先后与其他运营商和成都军区合作建设 “雅安宝兴-阿坝小金”、“绵阳-北川-平武”及“都江堰-马尔康”等光缆传输工程,取得了显著效益,预计节约投资5000余万元。

在四川各地洪涝、甘孜州泥石流等10余次重大自然灾害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和西博会等重大事件的通信保障,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用高度使命感坚决提前完成恢复重建

李华认为,2010年是四川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之年”,四川移动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灾区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迫切需要,坚决提前完成重建任务。

据悉,四川移动灾后恢复重建将累计投资65.4亿元,其中2010年投资约10亿元,将新建基站404个,新建光缆1300皮长公里,新增局房面积2.44万平方米。李华说,公司将继续加强与各地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的沟通,积极主动做好与政府重建规划的衔接,确保重建任务的顺利完成,并在通信能力和服务水平恢复到灾前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网络优化和应急通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我省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我省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做好支撑。

李华表示,去年省委、省政府与中国移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四川移动也与全省21个市州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移动未来5年在川投资将超过530亿元用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TD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重大项目。他认为,随着这些投资的到位,将四川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看点

1绿色行动计划,推动节能减排新措施

紧密结合绿色行动计划,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在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公司大力推广自主研发的绿色环保基站,通过智能通风系统的应用,节约机房大量用电。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使用的铁塔绝大部分都采用了标准化设计,较好实现了节能、节材;新建交换局均采用IP化软交换,较传统交换局节约了大量传输资源,减小了装机面积。在成都、德阳、绵阳利用载频节电软件,基站节约电力30%左右;在达州采取BSC到基站传输光口化试点,大量节省配套传输资源,减小装机面积。公司将在以后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继续大力推广以上节能减排措施。

看点

2启用新技术,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性

汶川特大地震给通信网络安全性带来了全新的课题。通过分析地震对通信网络造成影响的评估,在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上的51个县级地区建设了抗震型超级基站,采用光纤和卫星的双路由传输,基站房屋的建筑标准将比当地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基站和配套设备均满足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抗震测试标准,配置大容量蓄电池和自启动油机,能够在断电、断传输的情况下保障通信,进一步提升公众通信网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首个超级站5月8日已在都江堰建成,该站选址都江堰李冰幸福中学。同时,根据四川的实际情况,在光缆线路建设方面,注重传输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继续推行“双节点、双平面、多路由”,大量采用直埋和管道等安全性更高的建设方式;在传输系统建设方面,采用多系统分担业务、多节点疏通业务、降低环路跨度、支链成环等多种优化手段,提高系统抗灾能力,降低灾害引起故障的影响面。

看点

3大项目、大投资,拉动灾区经济发展

2009年中国移动增加了在川投资额度,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重点投向灾区大项目,对上下游产业链有很大示范带动作用,拉动灾区经济飞速发展。2009年,投资超过3亿元,占地面积约20亩,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提供6000个就业岗位的多媒体呼叫中心在成都投产。未来5年,将在周边落实20-30亩后期发展用地、将该中心建成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呼叫中心。

同时,将加大在川的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投入,同时将与音乐相关的影视、动漫等创意产业更多地放到音乐基地,支持四川数字娱乐业的发展,带动四川信息服务业大发展。2009年,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产值已经达到240亿元,成为中国版权最大、交易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音乐平台。未来5年,公司对无线音乐基地的累计投入达25亿元。建立无线音乐产业园区,占地200亩,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超过10万个。

看点

4 新平台、新业务,助力灾区群众就业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灾区返乡民工增多。对此,四川移动主动联合各级政府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积极促进就业,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创建再就业信息保障平台,协助失业人群顺利踏上就业之路。在德阳市,以各乡镇、村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为依托,统一建设再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初步建立起包含人力资源、失业就业状况、各类用工求职等信息中心数据库。该数据库的信息来源于各乡镇村级负责人每日的信息收集,信息汇总后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用工求职信息、失业登记相关数据的广泛发布,为失业人群提供直接、便捷、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从2008年5月底开始,与省内各市州劳动保障部门合作开通“12580就业援助平台”,为灾区群众提供了包括管理、技术、财务、文秘、服务员、销售代表、驾驶员、普工等工种在内的就业信息,累计提供全省21个市州70000余个就业岗位信息查询服务及开展就业援助,仅绵阳一地通过12580找到工作的人就有6000余人。

看点

5多渠道、多形式,关爱灾区儿童

在灾区大力开展动感地带微笑重现计划,邀请到四川男排成为活动代言人,参与灾区学校的多次慰问,并号召动感地带用户积极参与加入志愿者行列,前往了16所学校包括绵阳北川中学、成都彭州白鹿中心小学、德阳绵竹市汉旺东汽中学等地震中严重受损的灾区学校,行程上万公里,覆盖省内绵阳、德阳、广元、雅安等多个地震重灾区,募集图书5000余册,收到短信和网友的各类祝福5万余条。同时,中国移动还出资4500万元重建都江堰李冰中学,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国有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

1
3